亮起的直播間里,陳宇已然坐在了采礦駁船里,正通過駕駛艙的觀察窗用智能終端拍攝著前方已經展開完畢的巨大金屬帆。
“各位觀眾佬爺們早上好,今天是我在太空的第十天,直播的第七天。”再次出現在鏡頭前的陳宇臉上依舊流露著笑意,比起昨天來雖然顯得有些疲憊,但看得出來他此刻的心情確實很好。
這不由得讓正在觀看直播的老秦等人猜測,陳宇應該是找到昨天設備缺少能源無法啟動的問題的解決方法了,而且不需要多么費腦子,絕大多數人都能猜得到,他今天展開的這塊金屬帆應該就是解決方法本身了。
“老秦,你猜那塊金屬帆到底是什么東西?”正吃著包子的同事看著直播間畫面里近距離拍攝到的金屬帆,注意到了上面六邊形的金屬網格,頓時開口向老秦說著:“要不賭一頓早餐,我猜是太陽能板!”
老秦聽到同事這么說,頓時識破了對方的用心,哼了一聲說道:“這就想再贏我一頓早餐?我看不像,說不定是用來收集太陽風或者電磁波的呢?”
“太陽風?收集那個不如直接利用光輻射吧?”同事顯然不太贊同老秦的看法。
“這可說不好,太陽風作為帶電粒子流,它們的運動速度相當快,雖然密度很低,但攜帶的能量可不小,如果能夠有效加以利用,也是一種很不錯的能源,這么大的金屬帆,想要利用太陽風的話應該是有這個技術條件的。”老秦雖然也覺得利用太陽的光輻射更加簡單一些,但卻也覺得太陽風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從只從雙方所蘊含的能量來說,一個直徑一公里的金屬帆如果能夠做到100%回收能量的話,那它所收集的太陽風所蘊含的能量是要強于所能接收到的光輻射的。
只是對太陽風的利用,人類目前還處在摸索階段,雖然有科學家提出了這樣的構想,但想要實現卻并不容易。
但陳宇所使用的是外星科技,這讓老秦不由得抱有一種額外的期待,萬一人家真的能利用太陽風呢?這可比張開一張太陽能電池板收集太陽能來的效率高多了。
在老秦和同事的期待中,陳宇終于開始了解說:“昨天因為缺乏氦-3的關系,我無法啟動控制塔的反應爐,也無法讓衛星開采陣列運轉起來,這讓我一度很是沮喪。
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我通過人工智能,從外星人的配套輔助設備里找到了這個,恒星風等離子流收集器!
這個看起來像個超大號桌布的東西是用極細的特殊金屬絲編織成的,可以做到99%以上收集由恒星風所帶來的以200-800km/s的速度運動的高速帶電粒子流,將其所攜帶的能量收集起來,并轉化為電能。
雖然產生的能量無法與控制塔的反應爐相比,也無法啟動控制塔的能量護盾,但已經足夠讓衛星開采陣列低功率運轉了!”
說到這里的陳宇臉上難掩激動的神色,不由得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緩解自己激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