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太空中,失去了地球大氣的保護,直面宇宙中的各種輻射,可就不是曬黑、曬傷那么簡單了,防護也不簡簡單單只是防曬霜而已,而是需要厚重的太空服。
人尚且如此,植物自然也更是如此。
太陽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聚變反應堆,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進行巨量的聚變反應的同時,也會釋放出大量的射線。
這些射線對動植物的基因、性狀都有著影響,而地球上的太空農業正是研究農作物在太空輻射環境下會產生怎樣的變異,將其中不良變異或者不是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變異篩除,只留下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良性變異。
但是對于陳宇來說,他的太空水培農場要的是穩定的農業產出,變異農作物什么的對于現在的他來說還是敬謝不敏的。
所以一面可以將整個太空水培農場遮擋,減少其受到的來自太陽的輻射的太陽風收集帆,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在陳宇的這一番解釋下,大家也了解到了陳宇這樣做的目的,紛紛表示“學fei了”“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
對此,陳宇也只是一笑了之,畢竟廣大沙雕網友是個什么德行,作為一個UP主他也是了解的,沒有滿屏的“下次一定”他已經很慶幸了。
與此同時,太空水培農場也終于展開完畢,完成了錨定。
陳宇見狀,趕忙將采礦駁船開到了新錨定的太空水培農場附近,然后進入了水培農場之中。
太空水培農場理論上來說和地球上的溫室大棚、無土栽培沒有太多本質上的區別,都是通過人工技術制造出一片適宜農作物生長的空間,讓其能夠在最優環境下生長,不受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從而達到理論上的最大產量。
但是太空環境無疑比地球上的環境要惡劣不知道千百倍,這也使得太空農場在建筑要求上要比地球上的溫室大棚要嚴格出許多。
無論是建筑結構還是材料,都有著驚人的要求。
以地球科技來說,想要建造出一個陳宇現在所在的這個太空農場這么大的溫室大棚是很容易的,但要想建一個這么大的太空建筑,卻是不可能的事情。
無論是資源還是科技,都達不到。
因為整個太空水培農場,光內部空間就是一個長五百米,寬三百米,高五十米的巨大空間,甚至足以將人類目前在軌的最大人造天體國際空間站整個打包裝進去。
但此時此刻,陳宇卻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看著這個水培農場,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水培農場是建起來了,需要的水資源他也事先做了儲備,但種子呢?太空農場只是建筑,種子可還得他自己去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