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對戰大賽?”翻閱著手中的文件,工作人員總算是搞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之前陳宇和領導會面的時候,提出的新想法就是機器人對戰大賽。
由他提供這些只有基礎骨架的機器人框架,而國家則負責將其分發給地球上有能力完善這些機器人框架的其他十五個國家,由這十五個國家各自在一年之內,使用各自的科技將這些機器人完善到可以進行對戰的程度。
之后通過對戰決出一位勝利者,而獲勝的國家將會獲得陳宇所提供的獎品。
考慮到這將會是一場國際性的比賽,雖然肯定大家都會各自使用一些“作弊”手段,但多少還是要秉持一個公平的原則,陳宇并沒有給國家多大的特殊待遇。
只不過是將中國的機器人框架換成了戰斗用的,并且還多給了幾臺而已。
戰斗機器人框架和工程機器人框架之間在性能上自然是存在著差距的,戰斗機器人的動力爐比工程機器人出力高20%,靈活性也要更勝一籌,搭載的主機、雷達等電子設備也要比工程機器人上的性能更好。
陳宇相信,以中國的工業實力,只要其他國家沒有從褲襠里掏出什么太顛覆的大寶貝,國家完全可以靠著這些贏得毫無懸念。
至于說其他國家會不會看出機體上的區別,陳宇自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他所選用的這種機器人框架,工程框架和戰斗框架之間從外觀上看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在完善機器人的其他部分,包裹上裝甲之后,就更加看不出來有什么區別了。
至于具體的性能和材料差異,那是只有拖到實驗室里,進行全面拆解的情況下才能夠發現的。
而對戰中發現雙方機體性能存在差異,那就只能說是兩國工業科技實力的差距了。
通過手中的絕密文件,工作人員總算是了解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趕忙按照來之前上級的交代聯系了早已準備好的運輸車隊,將這些裝著機器人框架的貨柜運走。
不過在做著這些之余,工作人員還是向陳宇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陳先生,這場機器人對戰大賽,你打算拿什么作為獎品,這是只有一屆,還是之后都會辦下去?”
“每年一屆,第一屆的獎品是一艘可以容納3-5人的小型太空飛船,以及環帶上一塊一公頃面積的土地的使用權。”陳宇說出了自己和領導商量好的獎品。
太空飛船是陳宇提出這個想法時準備拿出來的獎品,而環帶上的土地使用權,則是領導的建議。
陳宇要搞太空樂園,既然想不到什么合適的主體,那就干脆拿一塊地當獎品,贏了的國家可以在這塊地上蓋場館,宣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