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一邊這么解說著火星的環境,同時也將鏡頭對準了窗外,雖然也有人刷著什么要看小姐姐之類的彈幕,但是對于火星的景色,卻還是令直播間里絕大部分觀眾深受震撼的。
盡管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過不少探測器,兔子自己也成功登陸了火星,但受限于兩顆星球之間的距離,以人類目前的科技而言,發回來的更多的還是照片。
視頻并不能說沒有,但是能夠像陳宇這樣事實的播放火星環境,確實是人類科技目前所做不到的。
事實上就算是以光速來傳播信號,以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仍舊會有令人難以接受的延遲。
如果不是陳宇靠著頭上的顧菟號和環帶以及地球保持著實時的通訊,就算是他也必須忍受最少三分鐘,最長20多分鐘的通訊延遲。
“地球和火星之間,最遠的時候有著四億公里的距離,就算是光也要走二十多分鐘才能夠到達。這對于目前的人類來說,還是一個雖然談不上遙不可及,但卻仍舊十分遙遠的距離。”陳宇說到了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忽然變得很感慨:“盡管在人類看來這是一個很遠的距離,但是對于宇宙來說,這卻只是近在咫尺,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甚至就像是你同寢室上下鋪的兄弟一樣近。
人類如果要真正意義上踏足宇宙,擁有更高效的太空旅行方式,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即便不是達到超光速,幾光年的距離瞬間抵達,但至少在太陽系內,我們要能夠做到可以在短時間內抵達目的地。
不然的話,在火星來回一趟就要接近一年的時間,這對于宇宙開發來說,效率可是很難接受的。”
事實上即便是以陳宇掌握的外星科技來說,想要在星系內以常規航行的方式短時間抵達目的地依舊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畢竟環帶能夠建造的飛船里,速度最快的也就只是能達到650km/s的速度。
在太空中,雖然說沒有阻力,理論上可以將速度加速到無限接近光速,但這個加速過程是非常麻煩的,更關鍵的是飛行器不可能在全速狀態下抵達目的地,是必然要減速的。
不然的話,達到了亞光速的飛船想要停靠一個星球,那是真的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星球就從你視線里擦過去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環帶上的飛船雖然有著常規推進器可以用于短距離飛行,但進行長距離航行還是要使用躍遷引擎這種可以做到超光速航行的技術,將原本漫長的路途縮短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
以顧菟號為例,它的躍遷速度大約是5Au/s,而光走1Au的速度大約是八分鐘,也就是說顧菟號可以在一秒鐘的時間里,跑出5倍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而光需要40分鐘才能跑完全程。
如果將顧菟號的躍遷速度換算成光速的話,大約是光速的兩千四百倍。
以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而言,它距離太陽系有4.22光年的距離,顧菟號需要大約半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夠抵達比鄰星系,基本上和現在跨洲際旅行的飛行時間相等。
對于人類來說,如果有了這樣的速度,才真正意義上可以去探索宇宙,而不僅僅只是困守在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