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里有根鐵鏈——不知是什么材料,反正是根鏈條!”話音一落,鏈條不見了,只剩手中的粗沉冰涼質感——陰氣最盛的時刻過了,鬼眼又失靈了。
叔父上來,伸手摸了摸,用勁拽幾下,蹙眉不語。孫正一步上前,也伸手拽拽。大伙看熱鬧似的,紛紛過來摸、拽。頓時議論紛紛。
我不敢松手。
這才感到渾身裹著汗難受,熱啊。
鄭剛從地上撿起筆硯,大步過來,蘸著鬼血,朝鏈條上涂。不一會,只見一根黑色條段突兀懸在空中,煞是滑稽。孫正竟笑起來。
松開手,手臂快麻了。好奇勁一過,大伙圍在鏈條旁,實在想不通,一個個搖頭、苦思,“這究竟是什么東西?”、“張良想干什么?”
“事情很復雜!”叔父突然開口,看向我,“為什么昨天中午你看不到這根鏈條,因為大明咒!大明咒除了擋住那些精物,還擋住了這根鏈條。”
“張良干嘛要這樣,矛盾啊!”一個講。
叔父轉頭看向他,咧開嘴一笑,“大明咒不是張良寫的!”
像一塊巨石激起千層浪,人群轟然炸開,霎時一片嗡嗡響。
叔父仿佛什么也沒聽見,一臉平靜。過了幾秒,嗡嗡聲停住,一個個看向叔父。
“南朝劉宋明帝間,著名隱士明僧紹隱居棲霞山,修筑棲霞精舍,常與智度禪師參悟佛法。他夢見西巖壁上有如來佛光,于是立志在此鑿造佛像。明僧紹病故后,其子明仲璋舍宅為寺,后來智度禪師以棲霞精舍為基礎,正式創立了棲霞寺。如果我猜的沒錯,智度禪師作為一代高僧,應該開了天眼,他勘破張良的秘密后,毅然在石壁上寫下大明咒,念咒施法,以阻止有野心的山精野怪進入藏經秘處,同時,他的陣法也隱藏了這根鏈條,他想永遠隱藏這個秘密。”
大伙豁然開朗,連連稱贊,有的豎起大拇指,佩服得掏心挖肺。
“幸虧我們有鬼血。”叔父嘀咕。
“這根鏈條有什么用,我們怎么找入口?”一個問。
叔父走到鏈條邊,伸手拽拽。“《列子》‘湯問’篇中記載了列子拜訪衛國人孔周的故事。孔周藏有殷代留下來的三把寶劍:含光、承影、宵練。‘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講得就是承影劍。承影劍只見劍柄,不見劍身,只能在光線中看到劍身投下的影子,故名承影。這根鏈條也許用的就是那種材料。”
大伙像在聽天書,一個個張嘴結舌。
叔父輕輕一笑,“也許是在鏈條上施了法,說不準。”他轉過頭摸著鏈條,仰頭望望,一抖,“咣啦”一聲,“這會不會是傳說中的神仙索?”
“神仙索?”人群里冒出嗡嗡聲。有的交頭接耳,有的茫然互看,想從對方臉上找到答案;趙坤笑笑,搖搖頭;孫正莫名其妙,看向孫醫生,又看向我。
“神仙索”是一種傳說中的古老魔術,很多人認為它是一種法術,極可能是幻術。《太平廣記》中的嘉興繩技,《聊齋志異》中的“偷桃”,都是它的衍生版。電影《劍雨》中展現得非常生動:把一根普通繩子的一頭投向空中,只見繩索懸似勁筆,像被某種力量接住,牢牢定在半空,人沿繩索攀爬上去,便憑空消失,彷佛登入仙界,故稱“神仙索”。“神仙索”發源于印度,印度的古籍中多有記載。東印度公司統治印度期間,1758年10月6日,公司的大股東約翰伯爵為慶祝即將到來的五十歲生日,廣發告示,出重賞征尋神仙索表演,卻無人應征。
叔父看向我們,“誰敢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