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后。
大祭酒宮。
門外守著妖族大軍。
無時不刻都有人守著陸謙的門口。
大多數是妖族大君。
按照雙方的規定,一旦陸謙擅自出行,那就是違反條約,屆時將會對陸謙出手。
妖族也不信陸謙真就一百年足不出戶。
可他們沒想到就是這個打算。
齊國朝廷。
如今稷下學宮煥然一新。
稷下學宮的高手共有一王十侯之稱。
一王當然是豐王陸謙。
因其亮眼的戰績,又被稱作齊國第一高手。
剩下十侯是稷下學宮最頂尖的天才,學宮制度第一批受益者。
七年的戰斗使得他們個個皆有道基中后期的力量。
更令人驚訝的不是這個,而是稷下學宮驚人的修士數量。
五萬學生。
四萬六練氣,三千多養神,以及二十八個道基。
數量和質量都挺高,當然,也得益于皇帝不斷的支持。
以及不斷的征伐,為了供應稷下學宮的需求,他們不知滅了多少個門派。
稷下學宮在世人眼中,無疑是一只絕世強軍。
光是四萬六的練氣大軍結成陣法,任何大軍都不能正面面對其鋒芒。
十幾年的時間,陸謙留下來的制度完全發揮出了威力。
成效超乎眾人的想象,甚至是妖族,原先看不起稷下學宮的他們也意識到危險性。
“稷下學宮終究是禍害啊。”
大乾皇宮,皇始帝梅溪身旁坐著太行、太微子兩人。
太微子這個不顯山漏水的清虛門掌門終于出現,目的卻是為了稷下學宮。
“這稷下學宮不就是把供養高手的資源,平攤到大多數人身上么?”梅溪不解。
一個道基高手所需的資源是練氣的幾千倍。
他們只不過分攤了資源。
現在還有外部的敵人可攻略。
一旦兩國僵持久一點,恐怕他們內部率先出問題。
“是,但他們有酆都這個絕對聲望的人在,不用擔心下面的人作亂。”
太微子輕輕抿了一口茶,說道:“而且他們崇功法分享,自由交流,沒有門派的限制。”
同等境界下,往往稷下學宮的人是最全面的。
跟他們作戰過的人深有感觸,不知道他們哪里來的招數。
有些甚至身上有不同流派的功法和神通。
但并沒有表現出功法的沖突。
反而形成一個體系。
以及有部分人開始呼吁門派交流,徹底開放才能和齊國相抗衡。
“原來如此,酆都啊酆都,你真是給我下了個大圈套。”梅溪修為上去之后,對陸謙再也沒有以往的崇敬。
而是厭惡給自己留了如此大的麻煩。
稷下學宮最惡毒的地方就是牽動底層人士的人心。
大乾的制度注定不能走這條路,稷下學宮越壯大,越是讓這邊的中下層離心離德。
嘴巴可以封住,行動可以受限,但思想是封不住的。
只有從源頭才能控制這些人。
“傳令下去,除了紫陽紫微,其他門派全部并入官府,建立欽天監。”
梅溪想了想,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參考稷下學宮。
當然,他不是想人人有功練。
只是把這些零零散散的力量集中起來,為自己所用。
一切為帝王服務,法是帝王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