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好景不長,當年余嫣然的生母過世之后,他就跟老房子失火似的,追求上了自己的“真愛”——方氏。
真要說起來,余正浩這家伙也是娶妻不賢,被枕邊風給吹成了這個下場。
自打方氏進了余府之后,余正浩跟余閣老的父子情就跟王小二過年一樣,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就連這次的事情,余閣老都有些懷疑,這里面是不是有著那方氏的什么事兒?
不是余閣老有偏見,而是余正浩根本就沒那么大的膽子做這樣的事。
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余閣老很清楚自家崽的性子是什么樣的。
也正式因為看穿了余正浩的能力,所以余閣老才會一直都在壓著余正浩的晉升,他根本就不敢讓余正浩升官,以免禍害一方。
當然,余正浩的能力也不夠就是了,他本就只是中人之姿,甚至,是那種偏平庸的。
這些年要不是余閣老在暗中關照,余正浩早就被朝廷追責了。
不過,就算余正浩的能力不足,但是有著余閣老的這塊金字招牌在,官場上,有的是人愿意給他升官。
所以,不僅是余正浩每年都很努力地為結交人脈,為自己的的升官而做打點,余閣老同樣也是很辛苦。
他老人家本就事務繁忙,每年還得抽空親自去關照自家的親信,讓他們壓制住余正浩,免得他真的升了官,從而脫離束縛去了更廣闊的天地,有能犯下更嚴重后果的機會。
這不,余閣老一不留神,余正浩就犯了這般大罪!
其實,余正浩這些年一直是在汴京附近的禹州為官,在那邊一個頗為落后的地方當知縣,相當于是在余閣老的眼皮子底下當官。
或許對于普通人來說,成為一方百姓的青天大老爺,已經是光宗耀祖之事,但是對于余正浩而言,這卻是他的恥辱。
他看不見自己的能力不足,只是一心認為這是自家父親因為避嫌,才刻意打壓自己!
要不然,想他堂堂閣老之子,又豈會這般不入流?
余正浩常常“捫心自問”,覺得可真是“懷才不遇”啊!
而這,或許也就是他膽敢做下這件丑事的動機之一——跟余閣老鬧別扭,你越是不讓我做什么,我就偏要做什么!
真要說的話,余閣老對他的壓制,也余正浩跟老父親不和的最主要原因。
當然,其中方氏在一旁的煽風點火也是罪責不小。
“其實,正浩這孩子本性不壞,只是耳根子軟。”
眼看著盛長權臉色難看,且始終不發一言,余閣老只好再度開口,他干巴巴地說道:“長權啊,老夫也不跟你兜圈子,其實這件事可大可小,目前,還沒上升到那個高度。”
盛長權心里明白,余閣老說的是對的,畢竟,余正浩雖然犯錯,但造成的傷害卻不大。
因為余閣老的早早謀算,所以余正浩他還沒到那個高度,造成不了什么大影響,只是他的行為性質極為惡劣,要是這件事被余閣老的政敵知道了,那他老人家就別想著能榮歸故里了,別的不多說,余正浩必死無疑。
“余閣老,您這話說的可是不對!”
雖然心里贊成,但是盛長權話里的立場卻是極為分明——余正浩就是錯了。
“余大人雖然沒有親自販賣鹽鐵入涼國,但他畢竟是給了那些商賈通行公文的,而且,您老人家也說了,他是收了那些人的厚禮的。”
沒錯,余正浩這家伙是沒有能力吃軍餉的,但是他敢給邊關走私的商隊寫批文,其行為之惡劣,不下于叛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