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祖母的關系,所以我去余府倒也不顯得突兀。因此,由我來當兩家的聯系人,倒也能降低些影響,免得申家的動作被外人察覺。”
盛長權略微解釋了下自己被選擇的原因,繼續說處另一個理由。
“而且,我也傾向于申大人的執政理念,覺得此時并非起兵的時機。”
關于申守正的治國方針,盛長權通過申禮也是了解過的,申守正并非是不支持收復國土,他只是覺得眼下并沒有開啟戰爭的條件,此時更重要的是要先增強國力,恢復乃至是超出曾經太宗時期的國力,唯有那時,才是最好的戰機!
一代人做一代事,仁宗這一代的責任,最好就是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等當年的那批孩子長大成人,留下子嗣后,才是真正起兵收復國土的時間。
只是,這些事卻是要留待下一代的人了。
盛長權對著姜興宗說了一番申守正的想法,而后道:“其實,申大人說的沒錯,此時若是如那些武勛起哄的那般,朝廷興兵,那最后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兩敗俱傷!”
“更別說,眼下東宮未定,將來還不知道會不會鬧出什么事呢!”
因為是在自己的書房里,所以盛長權也不怕自己的這番話會被傳出去,畢竟,這個院子他早就翻查過了,根本就不可能留有竊聽的操作空間。
“唉,小七,你說的也是!”
姜興宗聽得入神了,一時間倒是喊了盛長權以前的稱呼。
盛長權倒是沒有在意,只是壓低聲音,繼續道:“其實,余閣老曾經對我說過,就是因為申大人是這個想法,所以他才會愿意舉薦,否則,要是換了吏部的孫大人,怕是余閣老根本不會搭理他。”
“因為孫大人是支持那些武勛,支持起兵行動的。”
“眼下,內閣里的幾位老大人都在拼了命地努力壓著那些武勛們,制止他們興兵的念頭,但要是讓孫大人入了閣,到時候,內閣恐怕就有些壓不住了。”
畢竟,堡壘往往是會從內部被攻堅的。
“原來如此!”
“小七,要不是你對我說,我還真的不曉得這里面的彎彎繞繞。”
姜興宗虛心接受著自家表弟的教誨,心里對朝堂的風云也終于有了更深的了解。
雖說,他在閑暇之余也常與同窗針砭時事,但他們更多的只是一種宣泄,追根究底,無非是想要努力參與當棋手的快感。
但實際上,他們也就是嘴嗨而已,有些重要的消息他們根本就接收不到,再加上他們的“高論”其實也沒有什么實際經驗,所以,他們的“議政”,在懂行的人眼里,就像是一場笑話罷了。
“呵呵,表兄,咱們還沒到那個地步呢!”
盛長權笑了笑,眼神里,有了些隱晦的神采:“待咱們金榜題名后,自有一番功名能闖!”
“咱們且先看著吧,明日啊,我相信會更熱鬧的……”
……
此時,申家、孫家、李家……等等無數個有意入閣的勢力,紛紛做著最后的努力,一個個都是燈火通明地招族人、幕僚們算計著明日的朝堂,甚至,就連內閣的閣老們也都是秉燈夜談,推測著明日入閣之人的身份,計算著誰是最后的贏家。
倒是風暴中心的余家,卻是一反常態的平靜無聲。
時間,很快就到了明日上朝的時間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