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此時,書卷向來都是代表著每個家族的底蘊,其上圣賢的微言大義就更是無上至寶。
雖然莊老先生的故交們看在好友的面上可以讓盛長權閱覽一二,但卻鮮少會拿出紙筆讓其謄抄摘錄。
更何況,抄書亦是需要不菲的時間,而盛長權又哪里是能有這么充裕的時間呢?
故而,他也只能是盡量翻閱其中他不曾看過的典籍,而后強行記憶,借助自己過目不忘的天賦,硬生生地將其中的知識記牢固,好在事后謄抄下來,以補己身。
一般來說,這些家有藏書的人家都是會留一手,將自己家族最珍貴的典籍單獨置放,故而,盛長權這些年來所記錄下來的典籍也就不過這滿滿一大箱籠而已。
畢竟,盛家本身就有藏書,且他還看過齊國公府的藏書,寧遠侯府的藏書,余閣老家的藏書……
盛長權有些嫌棄地看著自己面前的這箱典籍,撇了撇嘴:“故步自封,難怪這世間的話語權都是掌握在這些豪門世家手里。”
不過,盛長權顯然也是忘記了自己出身的家族,盛家也是劃分在這個階級里面。
“不過,這樣也好!”
想到自己今后要走的路,盛長權不僅嘴角一揚,暗暗忖道:“既然百姓們受困于文道世家封鎖,無書可讀,那我今后要是著一經典,怕豈不就是能成為文宗道祖一般的人物了?”
“嘿嘿……”
盛長權心里暗樂,卻是渾然不覺要做到這一步,得需要多大的力量才可以。
不說別的,要想成為文道之圣,那除了壓服百家的學問之外,還需要絕高的權勢相助,同時,還得要有無匹的人格魅力,能得到絕大多數人的信服與支持。
還需要……
這無數的條件,亦或者可以說是困難,才是制約文圣的最大難題!
說起來,此世有賢而無圣。
雖然常說上古先賢,上古圣賢,但終究只是賢,而非圣。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此世文道興盛,百家爭鳴,各家學說都是大興于世,但卻無一可壓服百家,,各家學說有強弱,卻無主從。
即使是現如今乃儒家當道,但其中的門人們卻也是以眾多儒家先賢們的理念各自為營,各有所爭,卻是誰也不服誰。
甚至,就連創立儒家的儒家之祖,丘子,亦是不被眾人推之為圣,只能稱之為祖,是為儒祖。
蓋因,圣,是一種境界,而祖卻是一種位格,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而丘祖不能為圣的緣由,就是因為他的學說并不是全都受人接受。
……
“算了,先把這‘文道箱’給帶回去吧!”
盛長權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想要實現目標的艱難程度,他現在只想著要將自己六年來累積出來的典籍給帶回去,好充實自家的藏書,增益盛家的底蘊。
畢竟,他也是盛家之人,他們二者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說不得,將來行事之時,他還需要借助家族之力,
盛長權放回手里的書卷,蓋上箱籠木蓋,而后又將黃銅鎖鎖上,繼而雙手抓起這書箱兩邊的把手,使勁一用力!
“嘿!”
這重量不輕的“文道箱”頓時就是被盛長權給扛了起來,看他的模樣,似乎是準備將之帶回到他的臥室里,精心地收藏起來。
不過,這也是正理。
畢竟,此等文道至寶著實是珍貴無比,卻是不可輕易糟蹋的。
……
盛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