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二哥哥,難道朝廷現在就已經將這主考官的位子給定下來了嗎?”
盛長權有些不解地看向了自家二哥,好奇地道:“可往日里,這主考官之位不是要在鄉試進場前的前三日里才會宣布的嗎?”
“怎么……這次?”
盛長權有些狐疑。
“呵!”
聽到這里,盛紘卻是笑了笑:“長權,這規矩自然是不會變的!”
既然已經接受了盛長權的決定,那盛紘自然就是放下了,故而他開口道:“但是,在這之前,百官們也是會先推選出幾個最合適的人選,而后呈于官家,唯請圣人裁!”
“此次的鄉試主考,卻是有三人被推選而出。”
迎著盛長權不解的眼神,盛大人開始細說其中的隱秘。
為官數十載,別的不敢多說,但對于這里面的道道盛紘還是頗為自信的,他開始自家幼子講述起此次鄉試的朝堂內幕了,準備讓他不輸在“起跑線”上。
“其中,除了吏部尚書孫大人之外,就屬翰林院大學士翟大人,國子監祭酒梁大人最為合適。”
盛紘開始為自家幼子講述此次鄉試的朝堂內幕,準備讓他不輸在“起跑線”上。
……
(先更后改)
……
因為鄉試乃是科舉應試一道上極為重要的一關,所以,朝廷對此亦是十分重視。
畢竟,在鄉試以前的秀才不過是堪堪得了一點最基礎政治地位,若是說起當官,那還是得看這鄉試的成績。
只要過了鄉試,有了舉人的功名,哪怕考得再不好,名次再不高,但只要“努努力”,得到些貴人們的提攜,那終究也還是有著當官的希望。
而只要能夠當官,那基本上也就算是一步登天,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錢了。
故此,鄉試也是極為關鍵的!
當然,那也是極為艱難的,要不然,盛淑蘭的“前夫”孫志高也不會蹉跎近十年卻依舊還是個窩窩囊囊的小秀才。
“父親,那這最有可能成為此屆主考的考官是誰呀?”
盛長權也不傻,他這時候也已經知道了,自家父兄這次將自己叫過來,最主要的目的恐怕并不是申家一事,而是因為這個了。
但既然是因為鄉試,那肯定是已經有了想法,故此,他才會這般問詢。
“呵!”
這時候,盛紘卻是不急著回答了,他轉過頭,看著一旁的盛長柏,考較著問道:“長柏,你覺得呢?”
聞言,盛長權也是轉頭看向了自家二哥,同時,他的心里頭也在不斷地揣摩著這次的答案。
“父親!”
盛長柏依舊還是那副嚴肅的模樣:“兒子倒是覺得,此次鄉試的主考可能會是翟大人!”
“哦?”
盛紘濃眉一挑,神色里有些異樣。
“長柏,你是如何知道的?”
聽到這里,盛長權也是了然了:“看來,這次的鄉試主考就是翰林院的翟大學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