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孫之行未來還是可能會進入內閣,但余閣老心里還是有著原則的,最起碼,在他的手里,是絕對不允許給他機會的。
只是,余閣老心目中最為合適的李東陽卻又油鹽不進,根本就不給余家一點兒信息,也就是說,李東陽將來也未必是會對余家多加照顧,因此,余閣老此時也是一直在猶豫不絕,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不要推薦李東陽。
推薦他吧,那余家難免是會少掉一份底蘊,日后余家子弟怕是就要少了一重保護,可是,不推薦他吧,又過不去自己心里的那道關,違背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
也正是因為如此,余閣老才會如此猶豫。
至于說申守正,同樣也是余閣老心中一直猶豫的對象。
申守正的那封信里,很是隱晦地說出了他的意圖,也就是說,他已經幾乎點明了將來是會對余家子弟們加以照顧,只要他們能能力,申守正就會盡量地幫扶。
同時,申守正也是闡明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余閣老他心目中的朝廷走向,若是他進了內閣,他將會致力于發展民生經濟,在保證朝廷邊境不受襲擾的情形下,盡量地發展百姓們的生活水平,借以提高朝廷的國力,以待后來人的努力。
申守正的意思,余閣老也很清楚,也就是說,申守正并不支持眼下開啟戰爭,而是要先增強國力,將收復國土之事留待將來。
對此,余閣老心目中的想法亦是與其不謀而合。
自十年之前,朝堂之上的武勛貴族們就一直鼓動著官家要收復燕州,打擊南方諸多小國,借以宣揚天朝神威,以煊赫天下,震懾蠻夷。
而其中,最有鼓動力的則就是要與北涼開戰,收服真宗朝失去的燕州幾郡!
要不是官家一直未定東宮太子,諸多文官皆是以此作為借口,怕是朝廷上下早就在這群武勛們的鼓動下,開始了對北涼的攻伐。
其實,余閣老倒也不是單純地反對開戰,而是他老人家為人穩重,覺得此時并非是最好的開戰時機,畢竟,當年真宗一朝所造成的損失可還沒能完全恢復過來。
不說國庫是否充足,就說當年戰死的士卒們,他們那一代人的斷代,可是足足會影響一兩代人的啊!
故此,余閣老心中最佳的開戰時機則是在下一朝,也就是仁宗的繼任者。
而今,申守正所說的,卻是與余閣老的想法不謀而合。
但是,余閣老心中遲疑的則是申守正所說的究竟是不是真的?
還是說,這只是他為了得到自己的推薦資格而故意如此說,對此,余閣老心中滿是疑慮。
“或許,老夫還是要與這為戶部尚書見一面才行啊!”
余閣老小聲地呢喃著。
……
鄉試考場。
盛長權帶著自己的東西,按照吏部官員頒發的牌子找到了自己的考位。
“呵呵,丙戌位!”
看著自己手里牌子的序號,盛長權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