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眼下這入閣一事也已經很明顯,除了孫、申二人之外,唯一一個最有競爭力的,則就是這李東陽了。
而余閣老的心里,最想推薦的,其實也正是李東陽。
當然,這也不是說余閣老和李東陽的交情有多好,其實,他們二人之家并無私交,甚至,都可以說是從來沒來往過。
因為,李東陽看不上余閣老家的兒子,也就是余嫣然的老爹,余大人,他覺得余閣老于朝堂之上無錯,但于家庭上卻有小虧,甚至,余大人的身上也有一些犯紀的事情。
要不是后面余閣老親自為自家兒子擦屁股,將其及時解決了的話,怕是李東陽后面又要上朝彈劾了。
不過,縱使如此,余閣老卻依舊還是很看好他,覺得李東陽是個朝堂上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材。
只是,余閣老也是人,他也不是一心為公的大圣人,對于余家這一脈的傳承,他的心里也是有著執念的。
在孫之行,申守正,以及李東陽三人里,前二者都有點明他們日后會對余家子弟多有照顧,甚至,孫之行更是坦言將會保舉余閣老的兒子余大人更近一步,直接外放到地方,做一任封疆大吏。
只可惜,孫尚書卻是不曉得,他的這個條件卻是讓余閣老從心底里感到厭惡!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自己兒子的秉性,若是將其外放到地方上,怕是很快就會墮落下去,繼而違法犯紀,成為余閣老心底里最為厭惡的貪官污吏。
畢竟,地方上不像京里,在那里的話,余大人可就是一人獨大了,若是沒有人看著,余閣老很清楚,自己的犬子怕是很快就要走上邪路了。
所以,幾乎在余閣老看見孫之行如此言語后的第一時間,就是將其給刨除在外了。
余閣老心里決定了,堅決不能讓孫之行入內閣,畢竟,此人做事沒有底線,實在是不宜進入朝廷的中樞。
而且,就算孫之行未來還是可能會進入內閣,但余閣老心里還是有著原則的,最起碼,在他的手里,是絕對不允許給他機會的。
只是,余閣老心目中最為合適的李東陽卻又油鹽不進,根本就不給余家一點兒信息,也就是說,李東陽將來也未必是會對余家多加照顧,因此,余閣老此時也是一直在猶豫不絕,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不要推薦李東陽。
推薦他吧,那余家難免是會少掉一份底蘊,日后余家子弟怕是就要少了一重保護,可是,不推薦他吧,又過不去自己心里的那道關,違背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
也正是因為如此,余閣老才會如此猶豫。
至于說申守正,同樣也是余閣老心中一直猶豫的對象。
申守正的那封信里,很是隱晦地說出了他的意圖,也就是說,他已經幾乎點明了將來是會對余家子弟們加以照顧,只要他們能能力,申守正就會盡量地幫扶。
同時,申守正也是闡明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余閣老他心目中的朝廷走向,若是他進了內閣,他將會致力于發展民生經濟,在保證朝廷邊境不受襲擾的情形下,盡量地發展百姓們的生活水平,借以提高朝廷的國力,以待后來人的努力。
申守正的意思,余閣老也很清楚,也就是說,申守正并不支持眼下開啟戰爭,而是要先增強國力,將收復國土之事留待將來。
對此,余閣老心目中的想法亦是與其不謀而合。
自十年之前,朝堂之上的武勛貴族們就一直鼓動著官家要收復燕州,打擊南方諸多小國,借以宣揚天朝神威,以煊赫天下,震懾蠻夷。
而其中,最有鼓動力的則就是要與北涼開戰,收服真宗朝失去的燕州幾郡!
要不是官家一直未定東宮太子,諸多文官皆是以此作為借口,怕是朝廷上下早就在這群武勛們的鼓動下,開始了對北涼的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