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得莫名其妙,不明所以,她甩了甩小腦袋,顯然都有些暈眩了。
黃泉的臉色卻十分古怪,那些從地下鉆出的異族之一,分明就是人類。
帝國一直在研究殲星炮,也不是秘密。只不過在黃泉離開之前,殲星炮的威力還停留在毀滅行星上,引爆恒星依然是未能實現的目標。
不過按照帝國當時的研究速度,似乎也不會遠了。
在帝國擴張以及平定內部的過程中,不只一次毀滅對手生存的行星,特別是當帝國突破了改變行星生態結構,甚至是運行軌道的技術后,直接毀滅行星就成了越來越多被納入戰略計劃的選項。
毀掉對手的行星,就能輕而易舉地干掉所有敵人,省時省力。到時候再把附近的行星改變軌道,搬到適宜生存的軌道上,再通過生態環境改造,就是一顆上好的殖民星。
在評估系統中,占領價值達不到標準線的行星,基本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
帝國所做的一切,好像和壁畫中那些地下鉆出的邪惡種族沒什么不同。
此后戰勝的巨人重新歸來,他創造了諸多種族,自天空降臨到一顆顆星球上,掃蕩著地下種族。
降臨種族在一顆顆行星上取得勝利,然后把地下種族的尸體堆積獻祭。地下種族的尸堆上空,浮現的是戰敗巨人的身影。
戰敗巨人將自己的身軀化為萬千種族,從地下鉆出,試圖以另一種方式來毀滅宇宙。而降臨種族則是戰勝巨人的化身,他們維持著宇宙本身的存在和平衡。
降臨者和地下者之間的戰爭,實際上是第一幅壁畫神戰的延續。
從這些壁畫看,食人鬼就是降臨種族之一,因此在他們眼中,人類是不折不扣的邪惡化身。在一場場史詩般的大戰中,食人鬼付出慘痛犧牲,逐漸占據上風,擊敗了人類。
看過這些壁畫,黃泉心中實在不知道是何滋味。連食人鬼這種明顯是野蠻、嗜血的種族,都把人類視為毀滅和邪惡的化身,這個世界實在是沒有天理了。
可站在這些視野超脫了帝國星域的壁畫面前,立于神戰起源的超長時間維度上,黃泉突然發現,換個立場來看,帝國行事,好像稱之為毀滅者也沒什么不對。
隨著帝國國力日益強盛,對圣輝的使用逐漸擴大,眾多星域也就迎來了自己的終結。
帝國的鋼鐵洪流掃過一個又一個星域,一顆顆行星化為星空里最亮的火花,然后歸于沉寂,成為宇宙中的塵埃。
黃泉從來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他一向認為,對敵人就該施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打擊手段,融合同化什么的從來都是扯蛋,只有把一切敵人從物理層面消滅,才是實現和平的真正途徑。
以戰爭求和平,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
對敵人寬容,就是對自己人殘忍。黃泉寧可錯殺一千敵人的平民,也不愿意自己手下的戰士有一個因此而送命。
現在,正是他第一次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過去的所做所為。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黃泉站在弱者的位置上,體會到了在食人鬼的追殺下,掙扎求存的艱難。
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是正義與邪惡,這些過往非常清晰的概念,或者說是信念,在這一刻初次動搖。
“食人鬼的東西,也能信?”黃泉心中一個聲音這樣說道。
但黃泉本能的感覺,這些壁畫中所描繪的都是真實存在。一幅幅活著的壁畫,就是一篇篇史詩,凝聚著繪畫者的記憶和情感。
至少從中立的角度看,人類毀滅星體、滅絕種族的作法,稱不上正義,對整個宇宙來說也絕不是什么好事。
黃泉轉身走到第一幅壁畫前,注視著兩個巨人之間的戰斗。
兩個身軀比恒星還要龐大的巨人,從體型到面容,乃至使用武器的風格,都和食人鬼十分接近。當然,如果沒在這個星球上看到食人鬼大酋長,黃泉可能會覺得他們和人類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