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如孫戰所說,頭頂的星空一直在不停變遷,那這種現象就很不可思議,連黃泉也無法解釋。這根本就不合乎常識,除非是在另一個宇宙。
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許多物理參數和帝國時期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很大程度上,黃泉是在同一個宇宙沉睡了一萬年,而不是穿越到另一個不同的宇宙。
若是同一個宇宙,就更說不過去了。
黃泉放下手上的紙筆,走到窗前,仰望著天空。此際天色已明,然則陰云遮蔽了整個天空,外面依舊昏暗,有如黎明初起時分。
天亮了,當然看不到星空,但黃泉知道,星空就在那里,立于天光和陰云背后。在宇宙的維度中,人類興衰存亡不過是瞬息間事,星空卻是亙古不變。
星空如何會變?
難道說,這個星球的時間流速不一樣?怎么可能?
黃泉腦海中忽然跳入一個念頭,假若腳下并不是星球呢?
這個想法一出,他頓時心中一凜。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跡象證明,他的腳下是顆星球,土壤、巖石、植被這種東西可不是鐵證。
黃泉暫時把雜亂想法放到一邊,他來到這里的時間還短,大部分時間又在不見天日的雨林中生活,根本沒有注意過頭頂的星空。辨認方向,全靠雨林地型的細節,以及磁場來進行。
等找到圣地,那里應該有連續記載的星圖,就可以大致了解變遷的情況。甚至可以和黃泉記憶中的帝國星域圖進行比對,說不定就能確定所處方位,規劃出一條回歸帝國的路線。
當時的帝國,圣輝雖然已經存在,但是對帝國大勢影響甚微,這是只屬于高端武力的領域,絕大多數如工蜂般勞作一生的普通人,并不知道圣輝的存在。
也許,有微小的機會,帝國仍是一片凈土,遠離了未知力量和圣輝間的爭斗。
一切的前提,就是找到圣地。
黃泉在紙上繪出數道路線,反復計算,最終劃去了看似最近的一條,而選擇了中等距離的一條。
“為什么不選近路?”余佳問。
“因為圣地的航線只是我計算出來的理論路線,它有可能左右偏移。如果偏移,那么剛才那條就不是最優路線,按照最大的概率,我們應該選這一條路線。”
黃泉隨口解釋了幾句選擇的數學原理,結果發覺余佳和孫戰聽得都是一臉迷糊,這才想起庇護所人類為了生存,已經失去了許多理論的傳承。
而先祖傳承,很多演化成祈禱詞般的語言,根本沒法梳理出原理。
黃泉住口不說,不過孫戰和余佳也明白了這樣選擇是有道理的,雖然他們聽不懂。
路線已定,接下來就是選擇前去搜索的人員,這個名單由孫戰確定。由于此次行動可能耗時較久,因此離開庇護所時需要攜帶生命之石,隨行戰士不能太多。
孫戰只選了二十人,其中包括他自己、天火、余佳和欒杰,可謂精銳盡出,而黃泉點了遙和飛箭隨行。這二十多人,就將組成第一支探索隊伍,前去搜尋圣地的下落。
最后,黃泉提出了一個要求:“我要看看生命之石,并且需要汲取一部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