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火了,并且帶動了一批相關產業也跟著大火。
寶象國的底層百姓雖然比較窮,但是中產階級并不窮,他們或多或少手頭都有一些閑錢。
報紙火了,最直觀的就是出現了賣報童這個職業,他們大街小巷的吆喝,把報紙送到了每個需要的人手里,從而換來幾十個銅板的收入,雖然不多,但飽餐幾頓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都是半大的孩子,還沒到出力干活的時候,就這么一天賺到了十幾文錢,家里人其實也是很高興的,這都頂得上成年勞動力半天的收入了。
其次要當賣報童,首先你得學會認識字吧,不然你連賣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別人一問三不知,那么誰會買你的報紙?
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在西游世界根本不現實,但猴子就借助于報紙這個大殺器另辟蹊徑,普及教育針對的對象也只是貧苦人家的孩子,這些上不起私塾的孩童成天沒事干,家里也不太管,跟著外面那些地痞就有學壞的可能。
猴子不是圣母,這個天下太亂,他沒有那么多的同情心,還是那句話,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他能給這些貧苦大眾的孩子指一條路,至于走不走,那就看各自的想法了,他沒法管也不想管。
于是賣報培訓班成立,聘請了幾個老學究來講學,其實也就和私塾差不多,只是沒有那么多的規矩,而且也不收學費,只是約定從每日的賣報收入中進行分成,想不想報名全憑自愿。
猴子的指示很明確,不要求每個學習的孩童都會之乎者也,成天掉書袋,只要能夠認字明理辨是非就好了,這是猴子開啟民智的第一步,他的最終目的是開啟寶象國百姓的明智,使得他們不在盲從的信仰這些所謂的神佛。
接下來受益的行業是造紙坊,這時候可沒有所謂的污染,大家造紙還是用的比較原始的方法,猴子只不過是在原基礎上稍稍的改進一下。
這些算是直接受益的行業,接下來間接受益的行業是大量的說書人有了穩定的飯碗,而酒樓茶館聘請這些說書人在自己的店里講報紙也拉動了自己店里的人流量。現在沒有幾個說書人坐鎮,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家是開酒樓飯館的。
再然后青樓的小姐姐們有聰明的人開始嘗試著把白娘子的故事改編成歌曲舞蹈,沒想到一下子就火了,還大受歡迎。
其他的人一看也是有樣學樣,紛紛效仿起來,連帶著那些舞姬又火了一把。
白蛇傳火了,連帶效應還有很多,報紙刊登的篇幅畢竟太短小,每天看的都不過癮,于是就有一小撮文人仿照著白蛇傳的形式,開始寫一些精怪小說,白蛇傳的成功就在眼前,他們也摒棄了文言文的寫作,開始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來嘗試著講述著一個一個離奇的故事。
雖然在情節構思上這些跟風文不如白蛇傳,但畢竟量大管飽,閑來沒事的人也能夠聽著書打發時間,天天都是不一樣的故事,大家都覺得很新奇,也沒有厭煩感,這可不像傳統的那些老段子,一個段子就講十幾年的那種。
那些說書先生為了保持自己生意的新鮮度,也經常從這些文人手中買稿子,一篇稿子按照質量給個幾文幾十文,寫書人高興,寒窗這么多年,總算是見到回頭錢了。說書人也樂意,花一些小錢就能得到新鮮的東西,這樣老顧客就不會流失,這就是雙贏。
如果那其中有寫的出色的,經過說書人的口中傳出來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有點頭腦的書商就趕巴巴的跑來和寫書人談合作,談出書,談版權。當然這時候還沒有所謂的版權,書商基本就是直接買斷,錢花多一點沒關系,只要自己的競爭對手得不到就行。
對于在寶象國進行的這些潤物細無聲的改變,佛門,道門以及天庭的關注點并不在這里,這就是國小的好處,自己玩自己的,強者懶得看。
續白蛇傳大火之后,猴子又推出了第二部小說,魔改后的封神榜,起名為人皇是怎么練成的?
在這個西游世界猴子可不敢直接套用封神榜,這個世界里就有很多封神時候活下來的老家伙,天庭里的大部分官員都是封神榜的上榜人員,而且如果明目張膽的講封神榜的故事,那就是赤果果的打圣人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