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腹而已,真的沒有說錯。
貝寧畢竟是小國,還很窮困,不動產并不值錢。
也就海濱別墅的私人沙灘有點珍貴。
而種植園和煉油廠方面,也需要重新購買設備,重新招人。
也就是說,要想把架子撐起來,張建還得投錢。
好在桌上分潤的兩千萬米刀足夠了。
張建甚至繼續購買了一座農場和三家小型種植園。
貝寧內的資產容易理清和掌握,但尼日利亞和南方就有些復雜。
南非的貨運公司因為易主,生意暫時受到了影響。
這方面幾位老哥哥幫忙介紹拉單,倒也沒有什么難度。
主要還是缺少值得信任的人。
馬達加斯加的別墅更不是問題,
交給專業的公司進行打掃就能入住。
主要是尼日利亞,制藥廠方面因為易主而影響最為劇烈。
訂單的失效,上游材料的缺失,最重要的是設備的關停和破壞。
另外就是醫院的股份變更,也引起了其余股東們的排擠。
張建索性達成三方交易。
醫院股份交給崔氏,崔氏幫忙搞定制藥廠的設備問題,
同時在海外貿易上進行補償,而龍國的公司獲得制藥廠。
張建從龍國層面獲得了支持,
有了在貝寧投資建造醫院和制藥廠的資格。
醫院和制藥廠全都交給龍國來建設,其中還有其他的優惠。
明面上來說,張建是吃虧的。
他還得投錢進去,無論是設備還是建造醫院和工廠。
但他得到了其他的隱形好處。
比如,成為了龍國關注的投資商。
比如,張建提及要成立安保公司,獲得了某些招聘源。
等等。
這些都是金錢都買不到的。
不僅是龍國,崔氏方面也選擇出讓一些技術。
并且等張建的醫院建好之后,會達成醫療項目方面的合作。
這一步走通之后,張建的基本盤全都落在了貝寧。
而通過南非的貨運公司,他也可以插手海運貨運領域。
不至于被困在貝寧。
還可以和國內的老哥哥們合作,可以說一舉數得。
整個十月,張建就在科托努,每天都忙的暈頭轉向。
哪怕他把事情交給了管理團隊,但依舊有很多事情由他去決定。
除了那兩千萬之外,他還花了五千萬。
三千萬放在醫院和制藥廠的建設上。
剩下的兩千萬,其中一半放在安保公司的建設。
另一半則購買了一家小型發電廠,并且擴大規模。
未來準備以焚燒發電為主,專門為自家的別墅和公司使用。
發電廠完全是意外之喜。
因為張建這段時間在貝寧的動作頻頻。
尤其是帶動就業,增加了工作崗位,還在醫療方面投資。
直接贏得了貝寧本地的好感,在貝寧銀行的牽線下得了這門好處。
十一月五號,張建終于準備返回了。
這一個月的時間,他總算是熬了過來。
隨著產業的整合,公司進入正規,他的團隊也完全建立。
有這些人幫忙看著,張建可以安心的回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