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寧接受了龍國和熊國的幫助,正在一步步復蘇經濟。
但想要復興,需要高度開放,增強合作力度。
此前一直國有的煉油廠,允許私有化就是一種探索。
而事實證明,這種探索是很成功的。
張建和崔氏的到來,讓貝寧受益匪淺。
光是張建接手之后,崗位的增加,就解決了不少問題。
如今張建要在貝寧開銀行,一下就引起了高度重視。
貝寧曾經是法蘭西的窒命地,受到影響很大。
至今為止都是用法幣結算。
貝寧內部的有識之士也想改變這種情況。
至少推行貝寧自己的貨幣。
但是很可惜,情況不允許,現實更加殘酷。
那么引入龍元,或許是一種新的方式,值得探討。
隨著游說隊伍的出現,相關的探討在高層越來越激烈。
從四月末到五月中旬,內部的探討就沒停過。
而這段時間里,張建就帶著崔明英在到處游玩。
白天時候去沖浪、釣魚,晚上和各大高官進行會晤、宴請。
張建借助崔明英,默默的搭上了崔氏經營的人脈關系。
進一步推動私有銀行的成立。
“你打的好算盤啊!”崔明英不爽的說道。
這幾天因為崔明英的出現,讓張建得了不少便宜。
“反正你又不是繼承人,不用白不用啊!”張建嘿嘿笑道。
“可我被叔叔罵了一頓。”崔明英撇撇嘴。
“他沒有制止,不是嗎?”張建笑道。
“你是說,家里也認可?”崔明英驚訝的看著他。
兩人此時正在游艇上垂釣,利娜和明美在頂層曬太陽。
張建的話,讓崔明英大感意外。
“不是認可,而是樂見其成。”張建說道,“一家個人銀行的出現,對你我雙方都有利,我和崔氏雖然關系不怎么緊密,但卻有合作的可能,如果能成功我也得欠崔氏一個人情。”
“為什么?”崔明英想不明白,“我們大可以自己去做。”
“你當個人私有銀行是那么好成立的?”張建搖頭。
崔氏在非洲的布局很多,貝寧方面肯定有所了解,
心生忌憚是正常。
與之相反的是,張建根基全在貝寧。
但背靠龍國,和龍國商人聯盟,無論是資本還是影響力都不小。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看到了機會。
換句話說,崔氏來做,肯定不能成功。
只有張建,機會難得,不說必定成功,把握還是很大的。
“無所謂了,”崔明英說道,“旅游公司準備的怎么樣?”
“已經在走程序了,最晚本月內就可以成立。”張建說道,“寒國的分公司,你要多加照顧,能不能吃上飯,就靠你了。”
“放心吧!”崔明英點頭。
這是他和張建的第一個合作項目,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除了寒國之外,島國、龍國等也會有分公司。
只要有了第一批游客,那么未來可期。
“準備什么時候回去?”張建問道。
“你呢?”崔明英道,“不會錯過畢業典禮吧?”
“六月份再說,我現在可走不開。”張建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