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來大聯盟的人,每天都在增長。
允西在牧場待了兩天就離開,其余親衛隊的成員們輪流留下。
那四位新成員則讓張建愛不釋手。
如果不是親衛隊的人分擔火力,怕不是要出人命。
一直到十號,張建才去了首爾,和徐美人等一起吃飯。
十二號才飛回大聯盟。
才剛下飛機,鄭通就和高峰一起邀請他吃飯。
選擇地點在他們的家里。
距離張琪就讀的藝術學院非常近的社區別墅里。
這里寸土寸金,能落戶的都是大聯盟頂級權貴。
張建到的時候,崔明英還有熊國的兩位老朋友也到了。
“什么陣仗啊這是?”張建坐下來笑道。
“還不是人工眼球的事情,”鄭通說道,“這可是大買賣,老張怎么不提前打招呼?說不得我們還可以參一腳?”
“真這么想?”張建笑著問道。
“說笑呢!”高峰開口道,“這次是為了體育場的事情。”
再坐的都不是笨蛋,什么能參與什么不能參與,他們門清。
別說他們知道人工眼珠移植和培養技術和張建有關。
就是不知道,他們也不可能參與進來。
如果這點分寸都不懂的話,就不可能和張建合作這么久了。
“本地商人已經開始謀求體育場的建設,”崔明英對張建說道,“他們開始活動起來,對頑固派進行游說,開始施加壓力了。”
地產領域,一直都是大家的基本盤。
張建為首,鄭通、高峰、崔明英,兩位熊國商人,組成了一個團隊,以大眾銀行的現金流做依靠,在大聯盟成立的時候拿下許多土地。
但就算大家再有錢,也不可能全部拿下。
瓜分的是黃金地段,以及未來潛力不錯的地皮。
三大工程在大聯盟進行了一年,大聯盟的基礎設施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也讓土地越來越值錢。
拿下被擠壓的本地商人們自然不甘心,就必須想辦法來賺取更多的利益,他們無法和張建抗衡,卻想到了其他的點子。
比如建立體育場。
大聯盟最近的重點放在了體育、文化、教育上,明星正在三個領域塑造,本地商人們正是洞徹了這些,所以才有了體育場的計劃。
“如果體育場由他們主導,不說能兌現他們的廉價土地,還會改變城市格局,直接影響我們的土地價格。”鄭通說道。
體育場的建造位置,甚至可以影響城市的核心區和城中心,一旦位置沒選好,未來的交通規劃等等,全都要配套跟上。
因為大聯盟沒有更多的錢建造更多的體育場,必定是一個都市圈一個甚至是兩個左右,多了了沒必要也劃不來。
到時候為了城市的發展,肯定要把體育場作為規劃進行調整。
本地商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小事!”張建開口道,“不讓他們獲得主導權就行。”
“可是他們來勢洶洶,”高峰遲疑道,“硬抗不是明智的選擇。”
“當然不需要硬抗,”張建失笑道,“盡快落實體育場的招標計劃就行,偌大的體育場想要承辦,本身就需要資格的。”
他完全可以一言而決,但他沒這么做。
不同的事情有不同事情的辦法和規則。
何況他不想在這群人面前,顯露自己主宰大聯盟的實力。
他不想失去一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