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得不輕。
這也沒辦法。
可能是因為身高不高的緣故。
第一條。
“關于網上那些說我瞧不起《無人區》的營銷號們,我說兩點。”
“1、純屬污蔑。”
“2、已移交律師處理。”
第二條。
“我依稀記得。”
“在我榮獲第十一屆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的時候,有人對我說過一句話,票房從來不是檢驗一部電影好壞的唯一標準。”
“我相信,我們都是尊重電影藝術的人們。”
“與大家共勉。”
發完微博。
羅云恒方才感覺舒暢了不少。
雖然狀告營銷號什么的,向來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有時候,律師函什么的,還是有點作用的。
網上。
那些依靠著采訪東拼西湊的營銷號們,果然消停了不少。
“支持羅導。”
“素質教育的漏網之魚在這里,有沒有人來給我解釋一下,羅云恒這兩條微博是什么意思?”
“翻譯家來了。”
“微博閱讀理解課堂開課了。”
“其實,羅導這次的這兩條微博還是非常好理解的,第一條微博太通俗了,我便不多說了。”
“咱們直接來看第二條,票房不是檢驗電影好壞的唯一標準?那什么是呢?其實在文中,羅導已經給了我們答案,那便是獎項。”
“再結合上下語境。”
“可想而知,羅導是在告訴我們,票房高有個屁用,我是最佳導演,他們算什么東西?[狗頭]”
“課代表666。”
“閱讀理解滿分。”
說來。
放在電影圈。
拿了獎的比票房高的更有地位,這并不奇怪。
當然。
地位歸地位。
商業電影導演,遠比很多獎項導演,更受資本的青睞,至于真正牛逼的大佬,那自然是獎項商業兩手抓,兩手硬硬。
至于羅云恒保持著高傲的資本,便在于他是最佳導演。
人嘛。
一方面比不上別人,便總會拿另一方面來說事。
不愿意承認自己的不如意,是理所當然之事,正如蘇格拉底,敢于承認無知,才最難得。
……
……
“嘿。”
“一個不入流的電影獎項,瞧把他給得瑟的。”
為了紀念這個超越了《大玄甲師》的時刻,姜藝特意地邀請了一堆人,準備慶祝一番。
看著羅云恒的微博,不禁感到有些好笑。
眾所周知。
放東區,真正最有含金量的獎項只有“三大五大”。
至于整個聯邦,那便是“五大”,再加上美區的奧斯卡,以及一些A類電影節。
至于那什么電影傳媒大獎?
不過是一群人鍍金的玩意。
“人家輸了。”
“你還不容許人家給自己找個臺階下?”邱木看著姜藝,笑著說道。
飯吃到一半的時候。
夏季突然來了個電話,看了看屏幕,她的表情變了變,打了一聲招呼,她拿著手機,走向門外。
背影蕭條。
邱木看著她的背影,眉頭一挑。
感覺,她的心情不怎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