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
關于五一檔的票房大戰,終于是迎來了一個收尾,《黃金之謎》以43.66億的成績,穩坐榜首,成為了今年五一檔的票房冠軍,甚至,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
可能,將是年度票房冠軍。
其次。
便是《無人區》,票房16.85億。
至于《大玄甲師》,票房11.62億,勉強小賺了一點點,其導演羅云恒,已然成為了各大網友冷嘲熱諷的對象。
為此。
咱們的羅導一直死死地咬定了自己得獎的事實,用來表明自己的導演水平并不差,票房不高?那是觀眾們不懂。
順便。
還拉攏了好幾位同僚為自己戰隊。
這里可以綜合稱呼為“爛片導演集結隊”。
真要說來。
其實,關于羅云恒所說的一句話,邱木是贊同的,票房的確不是檢驗電影好壞的唯一標準,王家衛、賈樟柯,他們的票房都不高。
但。
你羅云恒《大玄甲師》一徹頭徹尾的商業片,也好意思拿這種話出來洗地?
簡直是,長亭外,古道邊,芳草天。
不要碧蓮。
當然。
他并不怎么在意。
畢竟。
失敗者的無能狂怒。
難不成,狗沖你叫了,你還得叫回去?
在歡愉之中。
邱木順便發了條微博,作為《無人區》的收場,一個月的時間,基本上決定了票房。
當然。
那些特殊情況,不斷延期的,不在此列。
“《無人區》票房16.85億,豆莢評分8.4分,非常感謝所有《無人區》的粉絲,這是一場口碑的勝利,順便讓我相信,優秀的作品,無論放在哪里,都會閃閃發光。”
嗯。
這是邱木心里的真實想法。
正因如此,前世的優秀文化才會在這個世界扎根結果。
“祝賀無人區。”
“恭喜邱大才子,再度達成豆莢8分。”
“別人的作品:豆莢8分,大吹特吹。”
“邱木的作品:豆莢8分,基礎操作。”
“祝賀邱木。”
“期待著下一部作品。”
“講道理,邱木的作品可真太符合我的口味了。”
“邱木和姜藝的出現,應該讓那些東區的爛片導演、編劇們好好認識一下,什么才叫創作。”
在一片和諧的討論中。
咱們的互聯網閱讀理解大師們,也紛紛趕赴現場,開始了自己的注釋。
“講道理。”
“邱木的微博,其實一直都挺簡單直白的,但,這一次,顯然有些不同,讓我們來好好地咀嚼一下邱大才子的用詞。”
“口碑的勝利。”
“優秀的作品,在哪都閃閃發光。”
“各位,還沒悟么?”
“這是邱大才子正借著《無人區》指桑罵槐呢。”
“臥槽。”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
“這不正是在側面回應羅大導演嗎?”
“我覺得,這不僅僅單只羅導,這,明明是在暗諷所有的爛片導演。”
一時間。
網友們竭盡所能,發揮著無窮的想象力。
腦補。
屢見不鮮。
隔空喊話,暗諷互掐。
順便,網友們還特意搗鼓了一個爛片導演大投票,票選你心目中Top5的大能們。
終于。
有人坐不住了。
這位導演,叫做畢志羽。
如果排一個豆莢評分最低Top10,他的電影絕對榜上有名。
羅云恒的圈中好友。
“真正優秀的作品,不是憑借著一個工具人導演+故作深沉的劇情+莫名其妙的隱喻拼湊出來的,包裝精美的快餐依然只是快餐。”
“深究邱木的作品,我們不難發現,他總喜歡在其中摻雜著什么暴力、血腥、人性……等玩意,這無非是為了掩飾他在創作能力上的不足。”
“真正厲害的創作者,向來是兼容并包,善于運用各種題材為自己服務,而不是一直為了所謂的黑深殘而黑深殘。”
“不信。”
“你們問問邱木。”
“他除了搗鼓這些,還能創造出別的東西不成?”
網友們紛紛樂了。
豆莢3分導演手撕豆莢8分常客邱木。
真他么地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