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聯邦新時代藝術:傳統與改變”為主題,集結了聯邦多位的知名青年藝術家,而夏季便是其中之一。
開著車前往美術館的路上。
路易斯特別八卦地盤問著邱木和夏季的關系。
活脫脫的一副吃瓜的表情。
嗯。
用她的話來講。
“我學過漢語,在漢語中,夏和秋分別代表著夏季和秋季,夏季過去了,便是秋天,你們的名字,很有緣分。”
搭配著她蹩腳的漢語,邱木不禁有些樂了。
兩人一邊說著。
終于,美術館出現在了邱木的眼前。
建筑外表由褐色的磚墻所覆蓋,內部搭配著鋼筋水泥的結構,高聳入云的大煙囪是它的標志,氣勢恢宏。
這里原本是一座發電廠,后來,經過兩位建筑師的改造,才演變成了如今的藝術館。
穿過前廳的雕塑。
路易斯走在前頭,一臉激情洋溢地向他解說著這里的一切,口齒伶俐,仿佛,這里的每一張畫,她都有所認識。
果然。
不愧是藝術家的苗子。
邱木看著她熱情洋溢的樣子,仿佛,走入了玩具城的小孩子,充滿著熱忱,他在一側默默地表示附和。
這個展覽并非純粹的畫展。
除了繪畫之外,還包含雕塑、擺件、涂鴉、工藝美術……等多種形式。
總得來講。
給他一種強烈的視覺感知。
接著,他看見了夏季的繪畫,在長寬各高達2.5米的尺寸之下,畫中的人像如同碎裂的玻璃一般,充滿著鋒利的棱角,充滿著破壞,卻又感覺一切井井有條。
景象分解成了帶角的幾何線面。
如同一個三維空間。
放在這里。
和周圍那充滿著詭譎而艷麗的色調兩相對比,顯得截然不同。
在其一角的銘牌上,寫著這副畫的名字,《破碎的少女》。
邱木有些目瞪口呆。
What?
他感覺。
自己之前的一句無心之言,可能真的改變了什么?
這個時候。
他聽見了身邊傳來了一道聲音。
“你是東區人?”
邱木回過頭,看著身邊的男人,他穿著一件簡單的格子襯衫,外面套著一個馬甲,略有禿頂,臉上戴著一副圓形的金框眼睛。
在文藝中,夾帶著些許認真。
“嗯。”
邱木點了點頭。
“這是一副爭議很大的作品,諸多評論家覺得,這部作品違背了傳統的人物結構,關于色彩的使用也差強人意,在形式上違背了傳統的美學……說來,它的創作者,也是一個東區人,我在這里遇到你,可能,是一個緣分呢。”
男人目不轉睛地看著眼前的畫,仿佛,略有些癡迷。
緣分?
邱木下意識地后退了一步,顯得有點慌。
要知道。
西區開放。
什么棍棒之交,并非難得之事。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康丁斯基,是一位畫家,兼,美術評論者。”
邱木眉頭微微皺了皺。
“你說你叫什么?”
“康丁斯基,請問,有什么問題么?”
名叫康丁斯基的男人轉過頭來,看著邱木那略微有些訝異的表情。
“沒什么。”
邱木搖了搖頭。
雖然有些巧合,但,邱木知道,這是一個不同的世界。
“不知,你對這幅畫如何看待?”
“我?”
邱木看了看眼前的畫,笑著說道。
“我覺得沒什么不好,古典主義的繪畫大多臨摹于自然,因為我們都知道自然本身便是美的,既然如此,我覺得,這其中,便有著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產生。”
“什么問題?”
康丁斯基的眼睛不禁變得明亮了起來,目光炯炯。
“繪畫的美,是否只是因為我們所描繪的東西本身是美的?”
“如果僅僅如此,那么,當照相機誕生的這一天開始,我覺得,繪畫便失去了意義。”
邱木說著。
全然沒有注意到,眼前的這個人,笑容愈發變得燦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