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的節目組在燕京。
所以,在接到邀請的第三天,邱木便和楊謙直接飛往燕京。
在抵達燕京的時候,邱木接到了來自于《燕京日報》的專訪邀請,這一連串的正式邀請,著實讓邱木感覺有些驚奇。
畢竟。
這都屬于官媒的范疇。
“老板,你這是正式的進入了官方的視野之中了。”
楊謙開著車,略有些感慨。
晚上的時候,邱木在《燕京日報》主編的邀請下,和他們隨行的記者一同吃了個晚飯,探討了一番關于楚門的隱喻。
嗯。
目前。
在網上,邱木還成功地收獲了另外一個小外號,叫做:隱喻狂人。
縱觀邱木的各大作品,每一個都充滿著隱喻,可謂是各大影視類解讀博主的手下的常客,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找出一堆解讀。
“我總覺得,今年有些奇怪。”
邱木看著網上的各種消息,有些感慨。
“哪里奇怪?”
楊謙看了看邱木,詢問著。
“你難道沒有發現,那些老一輩的電影人,在今年都有著新作。”
楊謙微微一愣。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
五一檔,有著東區美學大師的章一大師的新作。
接下來,暑假檔,還有著鬼才導演羅鎮的新作《十月》準備上映。
除此之外。
還有著諸多大導演的身影。
足以稱得上,東區電影的大盛世,每一個,都是在電影界摸爬滾打了數十年的人物。
巧合?
如此想著。
邱木來到了《對話》節目組。
節目組對于邱木的態度非常地熱情,在休息室期間,邱木甚至還見到了“東影”的主要負責人。
這位,可算得上一位大人物。
而,他對待邱木的態度,亦非常地熱忱,并,對邱木的下一部電影表達了關心。
直到下午三點。
陳駱山方才姍姍來遲。
這是邱木第一次見到陳駱山。
他的臉上的皺紋并不少,尤其是在笑著的時候,眼角上的皺紋皺皺巴巴,溝壑縱橫,今天的他穿著一身休閑裝,腰間,還別著一個玉佩。
“陳導,很高興見到你。”
邱木率先走上前,表達著自己的問候。
不說別的,陳駱山作為一位60多歲的老人,該有的尊敬,還是應該有的。
陳駱山笑瞇瞇地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小邱,你好,你這些年,在電影圈引發的轟動可不小。”
陳駱山和邱木簡單地握了握手。
兩人接著簡單地寒暄了一兩句,關于節目的錄制正式開始,作為“東影”旗下的節目,《對話》從不搗鼓劇本這種事情,講究一個真實。
其主要流程。
節目組會事先設置一個具體的框架,還有著一個主持人,其他任由節目嘉賓自由發揮。
“準備。”
“3。”
“2。”
“1。”
“歡迎大家來到本期《對話》,本期,我們特意請來了電影界的前輩,金棕櫚得主陳駱山導演,還有著,今年新晉的金棕櫚得主,邱木導演。”
“以‘新老金棕櫚得主的對話’為主題,讓兩位導演帶我們走進電影藝術之旅。”
邱木對著鏡頭打了個招呼。
好吧。
其實,談論電影這玩意,在邱木看來,全看一個嘴皮子。
能說會道的一定能把電影拍好么?
邱木對此,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不然,看看前世的畢志飛大導演,那影評寫得一套又一套的,結果……搗鼓出了《逐夢演藝圈》這玩意。
足以釘在電影的恥辱榜上。
接著。
邱木和陳駱山兩人簡單地就自己對于金棕櫚的事情,談了談自己的感受,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話題,并沒有多大的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