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島。
電影的票房計算方式其實和我們常見的利益計算有些些許的不同,半島,采用的是觀影人次票房計算模式。
因為,在半島采用統一票價,任何影院的票價基本上約為8000半島幣,換算成東區貨幣為40元一張票價。
所以。
觀影人次在一方面保留著電影票房的公正性。
而《殺人回憶》在03年上映,觀影人次約為525次,而韓國總人口約為5200萬,等于,每10個韓國人中,便有一個看過《殺人回憶》。
而在半島。
半島的總人口和韓國相差不大,5500萬左右。
在此。
電影的首映場直接呈現著爆滿的勢頭。
尤其是在華城及周邊地區,該電影的上座率高到離譜。
對于,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來講,華城的陰影便是一個時代的恐懼。
在5-6年期間,連續10起的案件,2萬嫌疑人接受調查,200萬警力部署,其引發的恐慌,不言而喻。
不得不講。
邱木這一次也算是吃到了一次半島的時代紅利。
“我真的沒想到,邱導對于我們半島的認識,甚至,遠比我們半島的很多人都要深刻,他拍出了那個時代的恐慌。”
“電影的最后一幕讓我不寒而粟,普普通通的長相,但,沒有人知道我們身邊的普通人里,究竟有沒有藏著一個惡魔。”
“一部打破了常規懸疑題材的電影,雖然,我原本很討厭標題黨,但,這一次,我覺得覺得,那些吹捧著半島最好的電影的標題黨們,沒有毛病。”
“病態的時代,病態的兇手,落后的時代,落后的方式……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才導致了華城這個案件,而邱木,僅僅用一部電影的時間,將這些表達地分外充分。”
“他真的是一個電影天才。”
半島的網絡上,關于這部電影的口碑可謂是呈現著爆炸式的增長。
無數人主動地推薦著《殺人回憶》。
嗯。
沒有兇手。
有時候,可能遠比擁有著一個兇手,更加讓人震撼。
因為,這個世界便是如此,人類發明了如此多的刑偵手段,可,有時候,真正的真相依然會從無數人的眼皮底下溜走。
畢竟。
現實不是推理小說。
在第二天的時候,《殺人回憶》的觀影人次便已一騎絕塵,遙遙領先。
按照這個漲幅,電影的首周的觀影人次,將達到了300萬人次,換算成東區票房,約等于1億2千萬。
CJ娛樂的負責人不禁笑得嘴都合不攏。
對于資本,能帶領他們謀取利益的導演,即便是貢著,也無妨。
當然。
這對于半島的很多導演們來講,便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
他們表示很惆悵。
這好比,你正在刷著圖、打著怪,一臉地欣喜,攻略了一個又一個的領域,這個時候,嘩啦一下,從天降臨了一個大BOSS。
而且。
BOSS的級別之高。
讓人感到無可奈何。
難受。
非常難受。
這個時候。
邱木正在和金育德共進晚餐,在他身邊,他的小迷弟李洪文充當著翻譯的角色。
“邱導,請容許我先對你表示抱歉,在看電影之前,我一直覺得,你對于我們半島的認識,沒有那么深刻。”
邱木笑著看著他,擺了擺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殺人回憶》對我們半島電影,相信能給予一個新的啟發,你對于這個案子的理解,讓我感到敬佩。”
邱木謙虛的搖了搖頭。
眼前的這個人時不時的會讓他跳戲,大概,要怪他這張臉,和金基德實在過于相似。
放前世,金基德絕對是一個鬼才,他的電影大多關注著社會的邊緣人,充滿了Q欲和暴力的元素,并且,很鐘愛于表達自然畫面的美學。
關于這一點。
大概和他的偶像,國師張藝謀撇不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