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前夕。
邱木難得地更新了一條微博。
“依稀記得,我非常喜歡的日島的一位業界大師曾經說過一個創作者的三個原則。”
“拿戰爭或是災難的犧牲者開玩笑;”
“對某些特定的職業表現出輕蔑;”
“拿民族、國民或是大眾開玩笑;”
“這都是對于創作的侮辱,和大家共勉。”
嗯。
邱木的意思很明確,聰明人一看便知。
于是,在短暫的時間之中,他的微博瞬間炸開了鍋。
“臥槽?”
“邱導這是在諷刺某部電影么?”
“這是什么,大導演親自下場撕B?”
“不是吧,黑澤和都解釋了原因,邱木這是被營銷號們帶了節奏?”
“有一說一,黑澤和那個解釋真的算解釋?反正,我是不信的。”
“這是想蹭熱度想瘋了?”
“哈?樓上的是來搞笑的吧,邱導還需要蹭熱度,他隨隨便便一個微博,那都是熱度,好吧。”
“我似乎嗅到了一分貓膩。”
“黑澤和導演。”
嗯。
早在不久之前。
黑澤和便注冊了相關的微博。
在短短的一個小時之中,關于這條微博的熱度,便迎來了一個巨大的攀升。
畢竟,關于《花落之日》的爭論還沒過去,邱木這叫火上澆油。
黑澤和看見這條微博的時候。
亦不禁有些憤慨,毫不留情地發文回懟。
“邱導一直都是我比較欣賞的一位導演,但,沒想到,邱導對于電影的認識居然如此淺薄,貌似,在邱導的作品里,也充滿著自己的價值判斷,希望邱導自己的電影不會被人拿來刻意歪曲。”
邱木看著微博,不禁眉頭一挑,嘴角微微上揚,黑澤和同志,你這反駁差強人意,豈不是把刀送給了我?
“創作者當然需要有著自己的價值判斷,只是我很好奇,為什么,我這么多部作品,沒有一部受到著別人挑撥地區矛盾的指控?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微笑]”
一時間。
吃瓜群眾們都不禁死守微博。
開玩笑,這可是大瓜,兩位大導演隔空對戰,這場面,可能一兩年都難得一遇,今日居然前排吃瓜。
那叫吃得一個酣暢淋漓。
黑澤和看著邱木的回應,不禁有些惱羞成怒,感覺,連呼吸都變得急切了些許。
握著手機。
手微微顫抖。
“電影的藝術從來不像邱導所認識的這么淺薄,邱導作為一個真人導演,可能認識不到,動畫的虛構性是滿值,不需要刻意地平衡假定性,它的唯一追求就是在虛構的形象和場景中建構出藝術真實,這些,希望邱導可以知道這一點。”
所謂電影的假定性。
在于藝術真實+虛構性。
古裝戲、歷史劇就有天然的假定性優勢,更容易產生代入感,而類型電影則需要構建虛構性才能成立。
黑澤和只差將“你有什么資格評論我?”這個幾個字寫在紙上,丟給邱木,并讓他明白。
你不配。
邱木看著這段話,不由得微微一笑,好家伙,等你來。
既然如此。
別怪我下場宣戰。
“黑澤和導演的這番話很有意思,難不成,不是從業人士,便沒有著評論的資格?正巧,我最近也在籌備一部動漫電影,希望,到時候,好好和你討論一下虛構性的認識。”
嗯。
認真地講。
他,邱木,便是在光明正大地蹭熱度,搞事情。
沒什么別的原因。
這條微博,瞬間,讓全網炸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