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
凡爾賽文學的魅力,有著打破文化壁壘的永恒力量,一眾學子們望著臺上的邱木,皆有如此感觸。
以至于現場的大家伙們,都在細細琢磨著這話語之中的深意。
結束了演講。
歸根結底,演講這玩意,一方面講究自身的底蘊,但,另一方面……更多地在當事人的身份。
類似于“我對錢不感興趣”這句話,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來,給人的感覺便截然不同。
接下來。
便是慣例提出疑問的時間。
在座的都算得上是日映的高材生,對于電影自然也有著自己的理解能力,觀望著舉手示意的人,邱木一眼便看中了一位長相干凈的女生。
咳咳。
這都是男人的正常現象。
人們都喜歡發現于美麗的事物。
“邱導,您好,對于您和您的電影,其實我都有所研究,我非常好奇,按照您的創作模式來講,其實,有一些新浪潮的影子,但,在電影中,表現的則更多的是好萊塢的那一套電影邏輯,不知,您如何看待這兩種不同形式?”
邱木默默地聽著對方的問題,保持著淡然的笑意。
將他納入新浪潮的范疇,這著實是他第一次有所聽聞,新浪潮是影響深遠的電影運動,放前世,我們所熟悉的墨鏡王,大概便是新浪潮的繼承者。
這亦是他在歐洲飽受贊譽的原因。
崇尚個人獨創性,表現出對傳統電影的高度自覺,并用其作品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重視拍攝的自由度,往往只憑綱要性的腳本拍攝,喜歡即興與自發的拍攝方式……
簡單來講。
有著作家電影,作者電影的稱謂。
嗯。
說來。
前世新浪潮的尾巴,便很湊巧地讓那些剛剛睜開眼睛的第六代導演們所捕捉住了,所以……在他們身上,我們都能看見很多新浪潮的輪廓。
談不上好壞。
想了想。
邱木笑著看著這位女生。
“其實,我覺得,電影這玩意,有著一種認知,我想,我們大多數人的電影啟蒙便是好萊塢的那一套節奏緊湊,劇情跌宕起伏的電影工業模式,但,在這種工業模式之下,其實一直都有著一批作者導演們,我,并不是唯一一個。”
奉俊昊、昆汀、大衛芬奇、斯科塞斯……他們都是,邱木自然不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那不知,邱導您是否覺得,新浪潮的那一套苦悶的模式已經過時,所以,在您的電影里,擯棄了那一套模式?”
“不。”
邱木搖了搖頭。
“電影是一個需要認知的過程,這和學習是一個道理,你和一個只學過基礎物理的人說量子力學,你們肯定無法溝通,因為,你們的認知不同,新浪潮帶給電影的改變不言而喻。”
當然。
在此,邱木表示很厭惡那些拿著電影鄙視鏈裝B的人們,自以為是覺得藝術電影更加高級,因此鄙視其他……
在邱木看來。
這更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牛B不是裝出來的,孫子才是,這句話適用于所有裝B犯。
“我依稀記得,我以前在一本書上看見過這么一句話,真的發現不在于新的景觀,而在于新的目光……所以,一部電影,你覺得不好看,不看便可,永遠不用強迫自己來看一部電影。”
無論它是不是經典。
邱木默默在心里補充。
就像他曾經在某個時期翻開的《百年孤獨》,寫的什么幾把玩意?直到后來再翻開它,才覺得,驚為天人。
當然。
你現在擺一本《百年孤獨》,和一個叫做木上白石的撲街作者寫的爛俗《文娛之XXX》,他依然會選擇先翻開那本文娛文。
畢竟。
很多時候,咱們看書就圖一樂呵。
太沉重的玩意,適合在一些更加愜意且文藝的雨后清晨,靜靜品味,順便,感慨人生。
一眾人響起了激烈的掌聲。
顯然,大家對于邱木的回答表示分外地滿意。
接著回答了好幾個人提出來的問題,邱木看了看時間,方才從臺下走下來,飯點了……
填飽肚子,比藝術更加地重要。
這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