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部黃金時期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一位被譽為“最接近于上帝”的導演,和一部有著“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學涵義無人能懂的科幻電影”之稱的電影……
足見。
電影的深度從不在于類型和題材,而在于導演本身,你瞅瞅墨鏡王……那電影的濾鏡,都一個字,美。
嗯。
好萊塢帶來的沖擊是絕對的。
但,在邱木看來,凡事皆有利有弊,放眼前世,灣灣的電影工業,在好萊塢的沖擊之下,亦得益在廢墟上重建,本區自然可以。
很多人哀嚎的原因。
更多在于,他們往后的日子,大概,沒有了之前那般瀟灑快活,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嗯。
這些人,還是稱早歇息。
免得再帶給人們一些污染眼睛的事物。
“今年的元旦檔大概是本區電影最為黑暗的一年,一個個被吊著打,毫無還手之力。”
“講真,雖然《太空沙海》的劇情并不如何出彩,但,人家這特效、光影、節奏……本區導演們多學學吧。”
“一場關于太空的普普通通的冒險,常見的遭遇危機、命中注定的救世主、最后拯救全宇宙的那一套,但,把一個如此平平無奇的故事都拍得如此緊張刺激,這也是一種能力,更別提,還有著慣常在線的特效水準。”
網絡之上。
對于《太空沙海》這部電影,保持著一致的評價,不說別的,及格分輕輕松松。
尤其是放在元旦這個大環境之中。
足以傲視群雄。
直到2月初,搞事木的一條新聞,再一次引發了全網的激情。
因為,咱們的柏林電影節正式地在網上公布了最新一屆的競賽名單,柏林電影節大家并不陌生。
金熊銀熊,還有著每個地方都能見到的費比西,這個獎項并不隸屬于電影節,而是來自于國際影評人聯盟。
在這里。
其實,還有著另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獎項,叫做泰迪熊獎……嗯,是我們熟悉的泰迪熊,但又不是我們熟悉的泰迪熊。
因為,柏林電影節舞臺上的泰迪熊,是專門為影展中反映男女同X戀題材而設置的獎項,不要問為什么同X戀要用泰迪熊表示?
邱木也不知道。
可能,是因為可愛萌?咳咳。
順便。
關于柏林電影節的舉辦時間,也有著一個小故事,原本,柏林的舉辦時間為每年的6-7月,據傳,是為了避開戛納,才不得已提前到了每年的2-3月。
是真是假,暫且不知。
但,柏林放在“三大”中,的確是位于三大鄙視鏈的最底端,三大>其他A類電影節,而三大中,目前基本上,戛納>威尼斯>柏林……
甚至,近些年還有人覺得,戛納的一種關注單元的綜合水準,都要比柏林主競賽強上幾分。
好吧。
柏林感覺自己受到了深深的侮辱,但,無處傾訴,哭暈在廁所。
至于為什么會有著如此鄙視鏈的原因,大概,全在于柏林這么多年以來,都沒怎么拋開的ZZ因素。
畢竟。
柏林電影節的創立本身,便與ZZ有著密切的聯系,有些東西起源于ZZ,最后總歸要回到ZZ,大家一同來套娃。
至于獎杯。
是一只抬起手臂向人們致敬的柏林熊,雛形來自于女雕像家辛特尼斯,至于為什么是熊?那當然是因為柏林市的標志是熊。
如同前世的金雞一般。
因為舉辦的那年,正巧是雞年,所以,便是金雞,非常地隨意,遠沒有魯迅先生的柳樹那么多解讀。
無論是金熊,還是金雞……有一說一,獎杯都不算多么好看,普普通通,真要講,大概金棕櫚更加符合他的審美標準。
時至今日。
柏林電影節每年有著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臺、電視臺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的游客……
這便是三大的影響力。
……
……
“柏林電影節公布主競賽入圍名單,《千與千尋》入圍柏林主競賽,成為18年之后,再一部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的動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