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講。
東區男同胞們,在西區的吸引力都不大。
但。
邱木這個名字,擱導演圈里,意外地引人注目,《楚門的世界》、《殺人回憶》、還有著《千與千尋》……
別問為什么沒有《讓子彈飛》?
類似于讓子彈飛這類充滿著本區歷史的隱喻,夾帶著ZZ的思考,放在本區之外,其他人的理解能力自然是呈現著直線下降。
尤其是讓子彈飛的臺詞。
本區人可以理解,但,外區人或許便是一臉茫然。
這便是文化的局限性。
“這個東區人還真是走運,沒想到,憑借著一部動漫也能入圍柏林主競賽……也不知道,是不是柏林放寬了要求?”
嗯。
在此。
有著一些極少部分的導演們,對于邱木所取得的成就表示嗤之以鼻,在他們眼中……邱木無非是一個踩了題材敏感性的家伙。
鄙視鏈這玩意放在任何地方都有。
粗鄙一點,大概類似于D大的瞧不起D小的,西區電影向來覺得自己站在了藝術電影的最頂端,在他們眼中。
好萊塢的那群導演。
亦無非是一群過家家的小孩子。
所以,邱木自然是不入流的貨色。
這些自以為清高的家伙們,放在任何地方都能生存,大概還能如同野草一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至于。
為什么是野草?
那當然是因為,沒有父母。
咳咳。
當然。
持有著如此想法的導演畢竟都在于少數,更多的人,都愿意對邱木表達出一份善意。
“邱導可謂是憑借著動漫電影殺入三大的歷史第四人,希望,你能帶給我們一個新的驚喜。”
嗯。
說著這番話的是一位柏林的本地導演。
他對于邱木的吹捧,便是全方位的。
在他看來,邱木的電影可謂是整合了新浪潮和好萊塢類型電影的核心,給電影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系。
即,在創作內涵的表達化,在故事表達的節奏化,在電影整體的風格化……
嗯。
縱觀邱木的所有電影,這些似乎都是他電影的核心。
不同的類型。
不同的題材。
都能表達出邱木這位導演的思考。
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事情。
……
……
柏林電影節舉辦的第三天。
關于電影節的場刊亦新鮮出爐,戛納有場刊,咱們的柏林自然不能少,但,柏林的場刊評分……
這玩意。
向來有所爭議。
放前世,以《SCREEN》每日一刊為例,場刊評分的打分制為4分制,以4星為起點將影片分成五個等級,分別是4星EXCELLENT(出色)、3星GOOG(良好)、2星AVERAGE(及格)、1星POOR(較差)和黑叉XBAD(差勁)。
每位影評人針對每部參賽片給出自己的分數,并最后計算出該影片的平均得分。
而。
摘得了小金熊的《白日焰火》,在場刊的分數上,便僅僅只有2星。
算得上是評委會給予他們的一個大嘴巴子。
在場刊之中。
邱木憑借著《千與千尋》便成功榮獲了3.2分的評分,至于伊利亞的《楚門:娜塔莎》則取得了2.8分的評分。
這個分數。
顯然是不高的。
但。
即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