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玩意?”
“有一說一,雖然《銀河帝國》是很優秀,但這個副導演說的話真讓人不爽,我給《東區世紀》贊助一票。”
“《東區世紀》贊助+1。”
“講真,我真挺期待《東區世紀》的,東區頂級的幕后制作團隊,從配樂到服化道都是東區行業的大佬,非常期待這群大佬創造的驚喜。”
顯然。
這亦是一位小年輕。
和邱木一般,受到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判斷。
因為,一群大佬摻和在一起,很多時候,創造神作or神作?尚且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切,皆有可能。
這個可能性,亦意味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五一檔前夕。
關于檔期之內的電影預售票房紛紛出爐,但,都知道,這是《銀河帝國》與《東區世紀》的戰場,所以……基本上,稍微投資規模稍大的電影都選擇了避開這個風頭。
在此,《銀河帝國3》以累計將近6.8億的恐怖預售票房成功領跑。
而《東區世紀》以3.2億的預售票房緊隨其后。
雖然,從預售票房上來講。
兩部電影之間的差距貌似有點巨大。
但,事實上,《銀河帝國》可是一個有著2部系列正片、3部前傳、2部衍生劇、以及科幻文學作品的影視書一體化大IP。
能在這樣的電影里面成功地分得3.2億的票房,已經算得上是一個成功。
“嘖嘖嘖。”
“這兩部電影的預售票房,可真有些小恐怖。”
看著專業數據網站的統計,姜藝不禁分外感慨,6.8+3.2……正好,10個億,這個票房,足以成為無數導演一生都無法跨越的鴻溝。
電影行業。
真的是一個金字塔到極端的行業。
“《東區世紀》的預售票房有著3億多?”
“一個開門紅。”
姜藝笑著擺了擺手。
“就害怕,這便是最高點,以至于后面都是下坡路……你要知道,營銷吹捧出來的期待越高,有時候,要求也便越高,最后的那個心理落差,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彌補上來的東西。”
邱木說著。
例子么,也多。
除了他經常拿來鞭尸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之外,《唐探3》、《熱帶往事》……都如此。
前者是典型的期望值過高導致的崩盤;后者則是一場由營銷導致口碑兩極分化的災難。
“其實。”
“我覺得我們可以大膽的假設,《銀河帝國》如果也崩了,那,豈不是大家便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
《銀河帝國》系列的評分在豆莢上平均為7.5分左右,商業片的普遍現象,不奇怪。
邱木聽著,不禁輕笑了一聲。
“將成功寄托在敵人失敗的可能性上面,那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失敗。”
“管他呢。”
“反正不是我們的電影。”
姜藝撇了撇嘴,干脆懶得繼續思考這點破事。
“好吧。”
“我突然覺得,你之前說過的一句話大概挺有道理的。”
邱木這個時候,突然轉過頭,看了看姜藝。
“什么話?”
“這是一個對于電影來講,最壞的時代。”
競爭的結果有著兩種。
一種是依靠著對方的壓力,最終促進自己的發展;而另一種,則是在對方的打擊之下,一蹶不振。
邱木低著頭。
不知在想著些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