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初的風波剛剛消散。
10月初,今年的十一檔,《大鬧天宮》橫空出世,繼續維持著邱木那居高不下的熱度和流量。
哪怕。
這部動漫電影,邱導僅僅只是一個監制,但,依然無法妨礙人們的熱情,上映當日,首映票房便有著9000余萬。
差一點點便可破億。
至于口碑?豆莢8.2分。
顯然,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
關于孫猴子的故事,這個世界,遠遠不同于前世,每年都可翻來覆去地看見好幾部,自然,不存在著審美疲勞。
且。
這部《大鬧天宮》。
邱木更是以萬籟鳴老爺子的那一版經典為藍本進行著再創作指導,順便,增添了一些串聯神話的小伏筆。
總得來講。
這部電影擱前世,大概也能算是一部很優秀的大鬧天宮。
第二天。
電影的票房穩定地向上探,來到了1億關卡,首周票房累計6.6億,預測最終票房,將有著這個成績。
雖然沒有徹底地大爆。
但,顯然亦已經超越了繪藝的預期,甚至,超出了不少。
甚至,已有著諸多媒體都打出了“東區動漫崛起”的標簽,之于繪藝,這亦是一個隱形財富。
一時間。
很多影視從業者們,都不禁為之感嘆。
仿佛,在他們眼前。
一面叫做“邱木”的旗幟,正在緩緩地上升,迎風飄揚,讓人遠望。
10月10日。
《東區電影正談》雜志正式刊發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為:一個屬于“邱木的王朝”可能正在到來。
這雜志。
可不是什么野雞雜志,放在東區電影界,也算得上是專業,且,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資深的電影學者。
“多年以前。”
“當我們談起東區電影,老一點的,會聊到夏穆,年輕一點的,會聊到章一、田壯、陳駱山……”
“一晃多年,當我們現在再談起東區電影,大概,無論是誰都無法避開一個人,邱木,顯然,時至今日,邱木已然成為了東區電影的一個標志,甚至,是一個可能遠遠超越老一輩人的標志。”
“因為。”
“現在的邱木可能已然不僅僅只是一個人,而是一個象征,一個圍繞著諸多導演與演員所組成的小圈子,拋開邱木不談,還有著姜藝、羅晨、周虞,以及很多年輕一派的導演們。”
“他正在持續影響著很多年輕一輩的導演。”
“如果可以。”
“我想,我們大概可以給這群年輕人共同取一個稱號,新時代的電影人,新影派。”
“而邱木便是新影派的核心。”
“他們正在標志著東區電影正在走向另一個全新的形式,雖然,各自不同,但我們依然可以找到一些共通之處。”
“反傳統。”
“以類型為主體。”
“混合多種表現形式。”
“著重突出導演的自我風格。”
“……”
“今年顯然是他們正在井噴的一年,即便,邱木沒有著自己的新電影,但,我們依然避不開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