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木微微抬了抬頭。
他知道,那也是好萊塢名字的由來,是一個時代的象征。
當然,時至今日,那個標志依然屹立于此,只是沒有以前那么顯而易見。
所以?
他看著洛爾克斯,保持著沉默。
“這里的確是一個繁榮的地方,而讓這里繁華的根源便是電影,那,不知你如何看待電影呢?你覺得,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誰更加重要呢?”
邱木恍然。
敢情,這位是想和他探討矛盾?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爭性,咳咳。
好吧。
想了想。
邱木看著夜景,笑著說著。
“莎翁曾在《麥克白》里說過,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嘩與騷動,沒有任何意義……而人與人之間其實很難百分百的交流,深層的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里面交流,才會覺得沒那么孤單,沒那么無助。”
“所以。”
“在我看來,表達和交流才是重點,至于藝術性和商業性,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喜好,觀眾在篩選電影,電影也在篩選觀眾。”
洛爾克斯一時間有些啞然。
大概是在琢磨著邱木的意思。
“好吧。”
“我原本是想著和你隨隨便便扯點別的,再步入正題,沒想到反被你上了一課。”
洛爾克斯笑著擺了擺手。
“說正事吧。”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奈飛?”
邱木一凜。
大名鼎鼎的奈飛,他自然知道,關于流媒體和傳統院線之間的戰爭,在北美也正在廝殺。
并且,奈飛帶領旗下電影角逐戛納之事,那也是相當之精彩刺激。
他依稀記得,在前世。
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上,其藝術總監蒂耶里揶揄了奈飛,代表言論:奈飛從來沒有發掘過新的導演。
這話不假。
但,邱木相信,戛納的得主大概很樂意投入奈飛的懷抱。
畢竟,奈飛合作的大導演,那絕對占據了好萊塢的半壁江山。
頭號打手大衛·芬奇,這位拍了《七宗罪》的導演為奈飛帶來了《紙牌屋》,監制了《愛、死亡和機器人》,《曼克》更是幫奈飛獲得了6項奧斯卡提名。
二號大神馬丁·斯科塞斯,《愛爾蘭人》已然無需再提,在邱木眼中,屬于絕對的優秀電影。
三號牛人阿方索·卡隆,如果說《紙牌屋》為奈飛貢獻了里程碑的劇集,那么,他便為奈飛帶來了里程碑式的電影,《羅馬》,威尼斯金獅,奧斯卡頒獎季的大熱門,只可惜,最后輸給了《綠皮書》。
除了這三位之外。
還有著粉絲眾多的扎導,怪獸片之王托羅,創造了千禧年奧斯卡最佳《老無所依》的科恩兄弟,以及,在20年引發電影界轟動的奉俊昊。
至于原因么。
也很簡單,兩個字,有錢,請銘記,有錢就是爸爸!
要知道,馬丁老爺子的《愛爾蘭人》,成本一升再升,奈飛毫無怨言,直接打錢,給足了老爺子面子。
敢情?
這位是來給奈飛當說客的?
邱木看著洛爾克斯,他記得,這位現在的確是在和奈飛合作,這年頭,好萊塢獨立制片越來越難,去奈飛的確是一個好選擇。
奈飛的自主權很大。
“當然。”
“北美最大的流媒體,我自然知道。”
洛爾克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