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的口號是:向好萊塢宣戰的60周年。
2012年,新一屆主席阿爾伯托·巴巴拉一上任便迫不及待的要掃清馬克?穆勒等親美派做大的電影節夢,恢復到了清湯寡水、高大上的藝術凈化宗旨。
然而。
荒誕的是,在13年的威尼斯獎項大革新之后,威尼斯搖身一變,和好萊塢玩得十分火熱,甚至,在17年之后,都快變成了奧斯卡的前哨站。
17年,《水形物語》。
18年,《羅馬》。
19年,《小丑》。
20年,《無依之地》。
這誰看了不迷糊?
荒誕且魔幻。
甚至,邱木覺得還有些分外的諷刺之意,時間教會了他們,終究還得向好萊塢低頭。
簡直將戲謔寫在了臉上。
還有著矯正過枉。
大概21年還得延續著這一點,畢竟,今年的評委會主席是奉俊昊,委員還有著趙婷。
專業好萊塢團隊了解一下?
如果再來一次,那便是5殺超神,可以寫入歷史了。
到時候。
說不準還能直接將威尼斯納入頒獎季之中,9月份,由威尼斯開啟,一直延續到次年的2-3月,由奧斯卡宣告落幕,完美。
一前一后,兩大有力獎項的坐鎮。
所幸。
這個世界的威尼斯尚且還不至于和前世那般喪心病狂,畢竟,聯邦的世界,地區沖突不能太過于放肆。
藝術。
依然是核心追求。
關于它的獎項,簡單地講,是一金獅一銀獅一評委會兩沃爾皮,其中,沃爾皮便是所謂的影帝影后。
以其獨特且笨重的沃爾皮杯命名,關于這個獎杯,一個字簡介:丑,又大又丑!
很多時候。
會視情況而額外增補相關獎項設置。
當然,讓人關注的也無非這么幾個,金獅,最佳導演,影帝影后……其他的那些玩意,大眾關注點也不多,什么最佳短片、最佳進步獎之類的玩意,除開圈內人,沒人在意。
“你是真牛。”
“戛納、柏林、威尼斯……你這是準備集齊三大召喚神龍么?”
姜藝看著邱木,分外感慨。
“提名而已。”
“提名歸提名,但你這要是真得了,可便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姜藝眨了眨眼睛,顯得非常認真。
三大的大滿貫?
“你這是真的要上天。”
邱木看著姜藝,嘴角微微上揚,顯得意味深長。
“我記得,《鳥人》的最后一幕,可能便是主角飛上了天,當然,也有可能是隕落……這片子大概非常符合你的口味,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
“為什么?”
“因為,它可能是我拍過的最藝術的一部電影。”
邱木說道,顯得分外肯定。
雖然,憑借著金棕櫚和金熊的雙重加持,總會讓人們覺得,他首先是一位藝術片導演。
但,事實上。
他的文藝片走的都是文藝和商業結合的路子,楚門、千尋、殺人回憶……都如此,而黑客更是徹頭徹尾的商業大制作。
“藝術?”
姜藝狐疑地看著他。
“藝術!”
邱木堅定地點了點頭。
不僅藝術,他還諷刺了藝術。
尚且不需要等到邱木得獎,來自于網上的消息早已是給他創造地沸沸揚揚,滿城風雨。
“起底西區三大,關于邱導成為歷史第五人的可能性。”
歷史第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