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聯那點院線布置,當真……除了一些大城市之外,在其他小地方壓根沒有拍片量。
在當初宣布的時候,便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
還鬧出了邱導幫大家省票錢的樂事。
順便,讓大家關注到了藝聯這個貌似毫無存在感的聯盟,引發了一眾人的科普。
晚上9點。
飛機準時地降落在新海。
熟悉的夜景,城市的天際線在燈光的點綴下,顯得浪漫且繁華,走出機場,他的忠實經紀人楊謙早已等候多時。
“老板,你可算是回來了。”
“待不了多久,過兩天我還得去柏林看片呢。”
“……”
看片?
楊謙眨了眨眼睛,方才反映過來是擔任評委會主席的事情,這件事情在前幾天便有所報道,順便,也算是第一次讓人關注評委一事。
可以說,在東區,現在是邱木正在幫助柏林電影節出圈,不然,電影節的評委是誰,大多只有圈內人關注。
這和前世的那位三金影后,擔任魔都電影節評委一事類似,明星效應。
嗯。
這貌似也是近10年來,再度由東區人擔任三大評委會主席的職位。
當然。
如果讓媒體們知道邱木曾經拒絕了戛納,大概,少不了一場轟動。
“邱木:他是拒絕了戛納的男人……”
這豈不是妥妥的熱點?
在此。
楊謙突然想到了點什么,開口說道。
“說起來……前幾天,有人通過徐導那邊的關系,向我打探老板你什么時候回東區。”
“哦?”
邱木微微抬頭。
“有說是什么目的么?”
楊謙搖了搖頭。
“我說了一句我也不清楚,對方便沒繼續多說,不過,聽對方那語氣,我覺得他顯然是有什么事情想說。”
“那你覺得是什么事情?”
邱木笑著反問著,表情淡然。
楊謙擺了擺手。
“按以往的經驗,無非是那些事情,什么商業合作、電影邀約、或者是想找找關系、請老板你幫幫忙……只是呢,在這幾天這個特殊時期,我覺得還有一個可能性。”
說著。
楊謙保持著沉默,瞥了瞥邱木一眼,兩人都算得上是狐貍,自然無須唱什么聊齋。
這個答案顯而易見。
五個字。
柏林電影節。
好不容易有個自家人擔任了話事人,那還不得去河邊釣釣魚?咳咳,不對,是走走后門什么的。
PY一下。
得不得獎另說。
說不定,能讓邱導有所偏愛呢?
讓邱導偏愛了,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
……
邱木回到新海的第三天。
半島。
自封邱木旗下第一大弟子、半島電影新時代的先鋒、隨性電影的繼承者……李洪文先生,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中,左手邊放著一本書,書名叫——《隨性電影:我當邱導副導演的那些年》。
作者署名:李洪文。
嗯。
這些年。
憑借著邱木在聯邦電影界的聲譽愈發之盛大,對于邱木的研究,亦成為了無數電影研究學者筆下的案例。
有成就,有風格,有特征,再加上邱木身上的流量,這些都足以讓人對此進行著研究。
所以。
關于邱木的電影風格究竟是什么?
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世界……都有著不同理解和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