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些天的相處,她算是看出來了,眼前的這個年輕且富有盛名的導演,遠遠擁有著遠超他年齡的……老氣。
像極了一些七老八十的老頭子。
充滿著一股子對于任何事都處于淡然的悠閑。
翻譯一下。
大概也可以叫做閑味。
一條正在散發著刺鼻味道的咸魚,當如是。
“所以,安娜女士是準備?”
“實不相瞞,我在北美那邊還有著一些小事情,所以,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更快一點。”
“真巧。”
邱木不禁回答著,這讓安娜有些懵。
“莫非,邱導你也急著回北美?難不成,是為了頒獎季……?”
說著。
安娜覺得自己猜中了答案。
果然,這個世界哪有人能真正的拒絕來自于奧斯卡的誘惑!?
然而,下一秒。
她聽見了邱木以一種淡然的語氣告訴她,真正的答案!
“我要忙著回東區參與春晚的彩排,春晚……春節你知道吧?作為我們東區最為盛大熱鬧的傳統節日,春晚相當于全東區人民關注的慶典,它在2月16日便要直播了,所以,我忙著回去排練呢。”
邱木白了安娜一眼,對于她的猜測表示無情的否認。
安娜一時間有些尷尬。
接著,在腦中想著2月16日……然后,微微一愣。
16日!?
奧斯卡的前5天!?
果然,這個東區導演真的不在意奧斯卡,特喵的,真丟人。
安娜訕訕然地笑了笑。
在詭異的沉默中,她方才繼續說道。
“既然如此,我覺得我們有著共同的目的,不知,邱你最鐘意哪部電影?”
“我的目標不是一直都很明確么?極寒之暴。”
“我個人更喜歡那一部《面目》,當然,我覺得《極寒之暴》亦是一部非常讓人驚喜的電影。”
邱木默默地看著安娜。
“邱,你作為主席,我當然更加相信你的眼光,所以,我覺得《面目》完全值得一個評審團,你覺得呢?”
邱木不禁樂了。
“當然。”
“我覺得《面目》亦值得這尊銀熊。”
兩人四目相對,紛紛從對方的眼睛中讀出了對方的意思,最后,化為笑意。
一出關于16位入圍者的命運節點。
在這不經意之間便迎來了結束。
現實的戲謔,總是如此稀疏,稀疏且真實。
一切都如邱木所堅信的那般,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如果不是因為著他主席的身份。
《極寒之暴》很可能只能撈到一個安慰獎之一。
什么評審團獎、阿弗雷鮑爾獎、杰出藝術成就獎……柏林在這方面的安慰獎可不少。
注意。
這個評審團獎和評審團大獎完全不是一回事。
“大”的這個,乃是亞軍。
而沒有“大”的這個,只能算一個安慰。
足見,大與小之間的重要性。
別管是什么,請記住,越大越完美。
大就是好,好就是大!
……
……
1月5日。
燕京下了一場雨,為這個時節平添了一分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