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
電影節具備著展覽和獎項的雙重屬性。
而以往的沙龍,大多都是過來參展的人士,而并非是入圍者。
畢竟。
往屆電影節中,能有兩三個東區入圍者,便頂天了。
至于,為什么今年在這里有著這么一個獨特的沙龍呢?
這便得多虧于今年柏林這破天荒地的入圍人數,單單只論主競賽單元,便有著6人,至于其他單元,人數亦不少。
所以。
方才推動了這一沙龍。
“張浩。”
“今井大悟。”
李洪文看著眼前這些人的自我介紹,笑著和他們握了握手。
“李洪文。”
“邱導的大弟子么,我們都認識你。”
一位身材魁梧的男人率先說著,顯得很熱情。
他便是張浩,今年的主競賽單元的入圍者之一。
作為外界公認的新影派人士,雖然張浩從未在公開場合表示贊同,但,亦從未在公開場合反駁……
新影派這個頭銜。
對于張浩還真有著一定的幫助,所以,雖然他自己不以為然,但,出于利益考慮,他的態度很含糊。
至于其他人,今井大悟亦笑著對李洪文點了點頭。
“你在沒來的時候,我們剛剛都在討論著你呢。”
“嗯!?”
李洪文疑惑地看了看張浩。
“準確地說,應該是討論你的《極寒之暴》。”
“哪里哪里,張導你的《焦灼》才是真的精彩,充滿著暴力美學的魅力。”
商業互吹。
社交交往的不二法則之一。
當然。
站在事實出發,李洪文的《極寒之暴》在本屆的主流評論之中,亦屬于好評如潮,而張浩的《焦灼》則顯得有些毀譽參半。
李洪文還真擔得上今年的得獎大熱門人選之一。
場刊評分3.1。
幾個人繼續閑聊了一兩句。
張浩看著李洪文,以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隨意地說了一句。
“說來,邱導作為今年的評委會主席,不知道你有沒有上門拜訪一下!?”
李洪文不由得眉頭微微皺了皺。
總覺得,這個張浩顯得有些話里有話,意有所指。
想了想。
他如此說著。
“張導說笑了,邱導最近可不是一般的忙,即是主席,在美區那邊可還是在角逐著奧斯卡呢,我可不敢打擾他!”
伴隨著奧斯卡提名的公布,關于它角逐奧斯卡,儼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是是目前東區導演關注著的焦點。
“《鳥人》那個一鏡到底式的拍攝,當真是對于目前電影的一個巨大的驚喜,講真,在我心里,它顯然值得一個奧斯卡。”
談起邱木,幾個人不由得變得更加熱情了些許。
一時間。
整個現場宛如一場大型的粉絲見面會。
足見邱木的影響力。
看著這一幕,張浩不由得有些沉默。
原本他是想著探探李洪文的底,看能不能知道一些內幕消息!?
不曾想。
這群人瞬間跑偏了!?
WTF,邱導當真是恐怖如斯。
“我覺得《殺人回憶》中的那場雨夜追兇當真是經典中的經典,陰郁冷清的色調,強烈的光線對比,濕漉漉的鄉間小道,空氣中仿佛彌漫著雨霧……完美地營造了一個讓人驚慌的場景。”
“嘿,我也最喜歡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