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事件已經告一段落,礙于臉面各方部隊此次之后沒有再搞出什么幺蛾子,整編的整編,訓練的訓練,就好像一切都不曾發生。
與此同時遠在印度的廖銘禹也不輕松,連續在藍姆迦呆了兩天卻還是沒能將最終方案確認下來。
來的第一天,美軍同著英國人一起給廖銘禹來了大量的糖衣炮彈,什么英勇十字勛章、榮譽勛章、豐功勛章又是酒會又是吹捧,想借著這股勁兒把他搞得飄飄然,對于接下來的商談也能起到推進作用。
廖銘禹自然來者不拒咯,你樂意給我就高興要,反正又沒什么損失,至于其它的那就得一碼歸一碼了。
第二天,胸口掛滿了各種勛章的廖銘禹與美、英兩國的高級軍官同時坐在了會議室里,雙方終于開始就緬南行動協作計劃展開了商談。
盟軍的條件很是苛刻,他們需要廖銘禹的部隊持續進攻緬甸南部,并把最終目標定在了馬來西亞,要求盡可能全面收復緬甸以及新加坡。
最關鍵的一點,史迪威這個控制狂非得要88軍的指揮權,所有軍事行動還得聽從盟軍方面的指示安排,但這一點某人肯定是不可能答應的。
“oh為什么你就不能讓一步呢我并不是要奪取你的部隊,只是希望在接下來的行動中全軍能以一個統一的號令行事,這一點并不過分吧”
史迪威雙手一攤,非常懊惱地看著面前悠哉悠哉喝茶的廖銘禹。
除了前些日子答應的那些武器裝備,他還計劃從支援華夏的物資里抽調一部分給88軍,并且會所有后勤力量,但有些人好像并不是那么大的興趣。
“史迪威將軍,我承認你說的那些非常誘人,但每個人都是有他的底線,這一點是不可能改變的,至少你給出的條件還不足以讓我妥協。”
廖銘禹毫不掩飾地表達了意思,和美國佬談話用不著遮遮掩掩,直接明了大家還能省點時間。
“ok我今天終于領會到了華夏人的固執,但你應該也知道我的脾氣是怎么樣吧。”
史迪威也來了性子,都給出了這么優厚的條件,不知道這家伙到底怎么想的,是那些大炮不香,還是飛機不快啊,要換個人早樂開花了,還有什么好拒絕的。
“將軍,我還是那句話,按照您的要求進攻曼德勒、仰光并清掃緬南所有日軍,這完全沒有問題,但是部隊的指揮權恕我直言,我不會交給任何人。”
廖銘禹咬死了這一點,反正就是一句話,按要求干活可以,但你想過來對我的人指手畫腳那是絕對不行的。
“而且,現在緬甸就剩下我們這一支部隊了,如果我們也被調回國,那就算后面有其它軍隊協防緬甸,但他們是絕不可能按照您的意思行事,這一點您應該是非常清楚的”
這一番話正中史迪威的軟肋,難就難在這里,原本他還想通過總統施壓,讓“花生米”答應自己擔任華夏戰區陸軍司令。
但很顯然,華夏人對于權利的控制近乎病態般的在乎,向來喜歡獨攬大權的光頭連自己人都沒幾個能信得過,又怎么可能在身邊安排上一個指手畫腳的人呢更何況這個家伙還是他的死對頭。
而如果不與廖銘禹他們合作,自己在東南亞就沒有待下去的意義了,撐破天繼續當個“后勤大隊長”為華夏人輸送營養,這是史迪威最不愿意看到的事。
一名英軍將領有些看不下去了,突然插言道“but你覺得光靠你們華夏軍隊就能獨自面對日本人嗎要知道他們在緬甸還存在十幾萬的部隊。”
“統一作戰指令是必然的,只有這樣各路軍隊才能最高效的發揮戰斗力”
“他想要單干,萬一影響到我們怎么辦”
“我贊同”
好幾個英官開始提出意見,他們無不表示原因支持史迪威的提議,顯然是早就串通一氣。
廖銘禹也不是吃素的,冷哼一聲不客氣反駁道“在反攻緬甸的這段時間里,哪次不是我們華夏人奮勇拼殺在第一線英軍除了在關鍵時刻呼叫救援以外還做了什么”
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居然還敢這么恬不知恥,還他媽影響你們沒有你們仗只會更順利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