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對峙了近一個月的清邁戰場終于迎來了新的突破,激烈的空戰仍舊每天上演,原本這一切還處于平衡狀態,但在美軍新編成的14航空隊加入后徹底改變了現狀。
在新一輪的空中聯合打擊下,日軍陸航部隊損兵折將節節敗退,已經無法再維持現有局面,紛紛灰熘熘的撤出清邁地區。
其實在失去制空權之前小鬼子就發動了好幾次進攻,只不過都被高喜江他們按了回來,沒能占到什么便宜。
木村沒有采納馬場正郎的運動戰戰術,而是依舊用老辦法大炮轟正面沖,想靠士兵的血勇硬生生撕開敵人的防御。
被打怕了的暹羅人雖然不再愿意上前線當炮灰,不過一些火力支援還是相當樂意的。
集合了一個師團兩個混成旅團以及暹羅步戰師的炮兵部隊,龐大數量組成的密集火力網正是木村治郎手里最強殺手锏。
只是可惜在這片茂密叢林中,炮兵觀察位視野受限、炮彈被樹干遮擋威力大打折扣,火炮的作用也被降到了最低。
對方的陣地一直在變化,似乎永遠沒個固定,即便派出斥候偵察也很難確定具體方位,而且他們也有幾支可觀的炮兵部隊,一旦開始交戰雙方就是一場激烈的炮火對轟,在這處戰場基本誰也奈何不了誰。
小鬼子應該感到慶幸,對面的200師和五十師都是88軍的機動部隊,而為了方便快速運動轉移,他們火炮口徑大都以博福斯75山炮為主,少見105榴彈炮,155口徑更是一門沒有。
要是重炮旅在這的話都不會跟他們糾纏,直接泰山壓頂似的火力覆蓋,任何形式的抵抗都將煙消云散。
但是這幾天小鬼子已經不太好受了,他們的戰機全面敗退,空中掩護蕩然無存,美軍轟炸機長驅直入如過無人之地,讓日軍連續三天都沉浸在航空炸彈的洗禮中。
清邁地區的地形所以高山為主,而且海拔都不低,崇山峻嶺外加茂密樹林是這里的主旋律,其復雜程度不比緬甸野人山差,軍隊在其中行軍打仗非常困難,這也是高吉人與高喜江兩人一直沒有輕易進攻的主意原因。
美軍飛機的轟炸讓日本人只能不停的收縮防御,再也不敢再像前兩天那樣囂張,他們主陣地與指揮中心就設在濱河下游的因他暖山,這幾日遭到了轟炸機的重點照顧,整座大山就像被隕石撞擊般千瘡百孔。
這還沒完,除原本部署在印支與黑河基地的第20、14航空隊,史迪威還從斯里蘭卡調來了一個b29中隊,二十四架超級空中堡壘浩浩蕩蕩的飛抵黑河機場,短暫的加油后立即奔赴前線。
每架b29只要攜帶了兩枚500公斤級的“奶磅”,但這種超大體積的凝固汽油彈卻不是一般航空炸彈所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