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1月27號,在原歷史中華夏遠征軍收復緬北、徹底打通中印緬公路也正是這一天。
只是如今情況已不同,在廖銘禹的帶領下,遠征軍不僅收復了緬北與緬中,給日軍造成極大損失的同時,還繼續一路高歌朝緬南挺進。
經過了這么幾次戰役后,日本南方軍只能退守到緬甸南部幾座沿海城市,通過不斷收縮防線來遏制敵人全面壓境。
而在華夏國內戰場上,豫桂湘戰役結束后的日軍雖然奪下了大量地盤,但同樣無力再進行更大的戰役,后繼乏力完美詮釋了日本人如今的狀態,國內各地又恢復到對峙平衡的局面。
這一段時間里各方勢力都開始蠢蠢欲動,日本人只能在自己占領的地盤上不斷「維持治安」,以保持這些來之不易又岌岌可危的勝利果實。
如果按農歷日子算今天可是華夏的小年夜,但身位華人聚集地的新加坡卻沒有絲毫節日的味道,反倒是家家戶戶大門緊閉,大街小巷異常冷清,沒有多少閑逛的人影。
但今天注定不會是平凡的日子,雖然街角無人,可新加坡城南巷廣場上卻匯聚了不少平民百姓。
許多人都是被小鬼子強行逼迫到此來,好像是為了讓他們親眼目睹反抗者的下場,說白了就是當眾處決,以儆效尤。
魚龍混雜的人群中除了不明就里的民眾,還混進了幾個日軍特高課便衣,他們在人堆里四下打量尋找著任何可疑者,明眼人很容易發現那外衣腰間的凸起下肯定是一支支明晃晃的手槍。
離廣場兩條街外一座歐式建筑的二樓,窗簾被慢慢掀起一個角,阿貴就站在里面悄悄觀察著廣場的一舉一動。
還有幾個手下穿著布衣爛衫混進了廣場四周的人群中,只是不敢太過靠近,以免被特高課便衣給認出來。
不一會功夫,幾輛卡車就從街角向這邊駛來,數十人被反捆住雙手從車里押下來,在日本兵的怒罵下被迫排成一排。
一個日軍翻譯拿著個擴音喇叭走上前,開始用馬來語和華語向民眾宣告這些「罪人」是如何與皇軍作對、如何破壞圈的。
大部分百姓們麻木的站在原地,從他們的臉上好像已經看不到太多情緒起伏,似乎早就習慣日本人這些做派。
「貴哥,我都沒看到老爺在哪啊」
麻桿同樣也蹲在窗臺向外觀察,只是從那些被押過來的人里面并沒有發現方重恩的身影。
阿貴沒有說話,眉宇間的焦急卻是隱藏不了,目前情況可謂是相當棘手,日軍在廣場附近布置了至少兩個小隊的兵力,遠處的街道上還有許多鬼子兵在巡邏。
這還是明面上能看到的部署,阿貴可以肯定,真要是貿然行動,日軍絕對會在短時間內集結大量兵力到此地。
這時,只見廣場上那個小鬼子在嘰里呱啦說了一通后,就朝后面的人做了個手勢。
三十個犯人被挨個押到廣場中間,五個人一排跪在地上,站在他們身后日本兵立馬拉拴上膛,同時瞄準了這些人的后背。
「撃て」
砰砰
前面一排五個人應聲倒地,殷紅的鮮血順著石板縫隙向外擴散,那巨大的槍響嚇得百姓們不斷連連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