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尹始,農歷春節如約而至。
雖然處在戰爭時期,節日的氛圍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但在非敵占區的地方還是有不少百姓忙碌張羅著準備過節。
對于廣大普通民眾而言,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視、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佳節,承載著華夏人民團圓、祈福、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諸多愿望。
雖然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下,百姓們條件都很差,但依舊擋不住他們對節日的渴望和欣喜,哪怕在這一天多吃一碗飯,穿上平時舍不得穿的衣裳也算是過年了啊。
處于絕對控制區的88軍根據地的華夏居民們也在張燈結彩,為此廖銘禹特意給礦區和工廠放了假,除了前線戰區以外,后方的大部隊也有半天的休息時間以作消遣。
廖銘禹倒也大方,只要是在部隊或者部隊所屬產業中做工的百姓,每個人都會領到若干糧食、罐頭、糖果以及3個半開的新年紅包。
而對于那些大頭兵鐵憨憨們,普通的東西已經不能滿足了,像香煙、巧克力這些才是硬通貨,反正美國老那邊供應充足。
有了史迪威的鼎力支持,國際援助有六成都進入了緬甸地區,武器裝備都沒什么,現在自己也能生產,關鍵那些后勤食物才讓人大開眼界。
美國不愧是二戰中最看重后勤也是最有能力維持龐大補給的國家,別人打仗時甭管是什么,能吃上一口熱乎的就哭爹爹告奶奶了,有時候交戰激烈時啃過的邦硬窩窩頭都是帶血跡的。
他們可倒好,巧克力、洛根棒、肉罐頭、斯帕姆午餐肉那是要多少有多少。特別是午餐肉人家都吃膩了,甚至還能一定數量的香煙、糖果和可樂,這也讓廖銘禹大呼萬惡的資本主義。
因為是援助物資,雖然在質量上與他們自己的供應不在同一個層次,但在條件困難過慣了苦日子的華夏士兵們看來,這不比地主老爺的日子啊。
琳瑯滿目的食物讓人看花了眼,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給軍官們專門準備的東西,卻沒成想都是給普通士兵吃的。
上次戰役結束后,廖銘禹可是使勁渾身解數向史迪威要彈要糧,原本可以供給兩三個集團軍的后勤物資都被他薅了過來,這也是他在過節時能夠豪氣一把的原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廖銘禹叼著香煙剛來到軍部指揮室的門口,就聽到里面傳來一股子詞正腔圓的京戲調子。
門口的衛兵剛要敬禮卻被他抬手制止。
從虛掩的門縫往里一看,好嘛一臺留聲機正在播放著京劇空城計,而孟煩了這家伙帶著幾個作戰參謀聚在一起,坐在椅子上一邊抽煙飲茶一邊搖頭晃腦,悠哉悠哉聽曲兒好不自在。
這些個臭小子,雖然今天是大年夜,但好歹在指揮部里也不能如此懈怠吧。
廖銘禹嘴角微微揚起,推門進來裝模作樣地咳嗽了一聲。
“咳咳”
“鈞座”
“見過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