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凡,什么事這么著急”廖銘禹十分好奇,他知道對方的性格,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不可能親自跑過來找自己。
余思凡走到近前后敬個軍禮,從文件夾里抽出一張電報譯文遞了上去并說道“報告鈞座,這是南洋情報站發過來的最新消息,請您過目。”
“咋回事啊老余,小鬼子又炸窩了”孟煩了也來了興趣,湊到余思凡身邊興趣盎然的問道。
“上個月20號,日軍在新加坡范圍內實行了全面清查行動,有九百多名無辜華人被殘忍殺害,另外抓捕了各界抗日人士和情報人員總計一百五十余人,并于27號在共和廣場進行公開處決,其中包括方參謀長的父親”
冰冷的語調不帶任何感情,余思凡還是一如既往的撲克臉,但從他的話語間卻聽到了一絲令人膽顫的寒意。
“什么”
廖銘禹的眉頭立馬皺成了個川字,不單單是因為日軍喪心病狂的暴行,沒想到方敬堯的父親居然也難逃厄運。
其實方老爺子在馬來西亞表面為日本人做事他是知情的,派去馬來的情報人員很多都是靠對方掩護才得以保全。
而且當初88軍成軍時,部隊軍餉國內政府可謂是一毛未撥,雖然武器裝備、后勤補給這些有美軍和系統供給,但好幾萬士兵們的軍餉可沒人。
這可不比在川軍團時幾萬塊大洋就能解決的問題,自打從榮譽三師第一次整軍開始部隊就實行了嚴格的軍餉與撫恤金標準,從不拖欠一分一毫。
畢竟廖銘禹手下的部隊大多都來自五湖四海,大部分追隨他的時間并不算太長,文化程度有限思想覺悟也不高,要他們像北方紅色隊伍那樣悍不畏死般為了信仰而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整天跟那些普通大頭兵講民族、大義、國家這都是瞎扯澹,吃飽飯的時候或許能聽進去,但遇到絕境時他們能想到的估計只有跑路了,這也是國內大部分軍隊面對日軍一觸即潰的原因之一了。
空話說得再多還不如來點實際的管用,廖銘禹不想把那些士兵當成炮灰,他能做的就是在武器裝備和后勤補給上做到極致,給他們在戰場上更多保障,讓他們在每一次戰斗中能有更大的機會活下去的。
同時軍餉上不克扣卡要,承諾的撫恤金按時發放,對致殘老兵盡量照顧周全,這才是他的隊伍能保持高士氣,士兵不怕犧牲敢于拼命的主要原因。
話又說回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大量資金才能實現的東西,當時這筆巨大的開支著實把廖銘禹弄的焦頭爛額了好一段時間,都逼得他差點準備又鼓搗起軍火和藥品生意了。
即便是想去黑市上做買賣,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得到那么多錢的,但龐大的軍餉空缺不會等著你,那幾萬雙手可等著要錢呢,暫時拖欠一兩個月還行,時間一久肯定要出事,好不容易樹立的信譽威望也將毀于一旦。
最后還是方敬堯通過方家以及南洋華人總會轉移到海外的資產,拿出了價值數百萬大洋的資金補貼部隊,才解決了這一燃眉之急,其實這一切都是方老爺子的授意。
可以說隊伍能夠穩定發展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方家人的資助,方老爺子的恩情廖銘禹是銘記于心的。
可就這么一個大義凜然的抗日人士居然被日本人殘忍殺害,誰聽到這個消息后還能坐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