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瓦底省前線
這里位于緬甸伊洛瓦底省中部的一座小村莊,現在已經被新軍征用作為臨時指揮部和后勤補給處,相當于中轉站一樣,退下來的傷兵與即將送往前線的各種物資都會在這稍作停留。
當地居民早就作鳥獸散,唯一敢靠近的只是那些個半大的土著小孩,他們成群圍在營地周圍,有的就像些猴子一樣爬上樹梢,好奇的觀察著這些不知從何而來的士兵,不過很快就會被巡邏隊的戰士厲聲驅趕離開。
營地內方敬堯伏在桌子上,認真看著眼前的地圖陷入了沉思。旁邊幾名參謀軍官神情頹然的站在周圍,大量汗珠掛在他們的臉上,這慢慢燥熱起來的天氣多少有些讓人心神不寧。
幾條戰略行動線路在地圖上清楚標注著,雙方部隊已經完全混在了一起,預期的作戰目標也已經初步達成,只是在勃生河下游段的201師遇到了一些麻煩。
“201師還沒找到田中聯隊炮兵主力的位置嗎”方敬堯突然開口問道。
其中一個參謀連忙回答“是,不過情報局那邊已監測到一些短波信號,排除日軍主力想必就是那支炮兵部隊了,王團長他們已經派出了偵查隊伍穿插敵后,應該很快就能有所發現。”
伊洛瓦底戰場分為三個部分,原計劃新軍這三個師分成三個進攻方向齊頭并進,東部的202師與203師已經擊潰了日軍防線,正順著江河長驅直入,大量裝甲部隊在那片沖積平原上如魚得水,再加上空中戰機的不斷支援,小鬼子很難阻擋奔若洪流的攻勢。
而在另一邊的201師卻遇到了不小的問題,由于伊洛瓦底省西南部是丘陵與沼澤的地形,大大小小的河道分支眾多,不易于士兵與裝甲部隊展開協同作戰,說白了就只能靠步兵硬推,大片的灌木樹林又變成了日軍天然的隱蔽場所,所以進攻效率大打折扣。
而且日軍在這邊大量使用運動戰戰術,從來不跟201師主力硬碰硬,而且選擇灌木林里打游擊,各種布雷、埋伏、伏擊,讓進攻的先頭部隊損失慘重。
伊洛瓦底省西南的日軍守備力量其實并不多,但這里還有很大部分當地緬甸偽軍,這些個家伙雖然戰斗力不咋滴,但勝在對環境與地形的熟悉,配合著日軍還打出了相當好的效果。
特別是那支神出鬼沒的炮兵部隊,他們使用的是日軍特意為叢林戰場改良后的九九式105毫米山炮,數量不詳,但這款火炮比原版造型更加低矮,隱蔽性非常強,整體戰斗全重才不到700公斤,而且容易分解組合,便于在沒有道路的山地叢林地帶用士兵或馬匹攜行,射程也不低,威力還大。
最主要還是輕便,這樣一門山炮不到十分鐘就可以完成拆卸或者組裝,運輸也只需要一匹騾馬加個士兵就能拉著滿山跑。
這支日軍炮兵部隊經驗十分豐富,在戰斗進行的關鍵時刻總能為防守日軍支援,他們從不戀戰,幾乎是打一輪換一地,很難通過彈道計算他們的方位。
即便是空中偵察機,在面對下方大片大片的低矮灌木叢也難以發現對方的蹤跡,等你發現了他們的開火暴露了位置并準備進行打擊時,這些鬼精的日本人早就扛著炮架子跑路了,就像活泥鰍一樣很難有逮住它的機會。
而在201師主力周圍的丘陵山地上還隱藏著不少日軍觀察哨,能為日軍炮兵準確的射擊坐標,主戰場上的進攻部隊近七成的傷亡都是這支炮兵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