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新兵軍餉一個月也才20塊,但阿譯還是悄悄照顧了一下這家人,因為在這對父子這里他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也像丹這樣為了心中理想奮不顧身,而他父親更是傾盡全力支持他投身行伍。
阿譯永遠忘不了,去往黃埔軍校的那一天,父親還專門請了假,親自到車站將他送上列車時的場景。
過去一幕不由得浮現在腦海里,這讓阿譯唏噓不已。
“來兩個人,幫老爺子把這些糧食扛回家。”
“是!”
………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七月底,日本人繼硫磺島、沖繩島戰役后遭受了數次嚴重打擊,太平洋戰場幾乎全面敗退。
前不久巴拉克海峽那次海戰將小日本最后的希望…大和號徹底擊沉,整個艦隊接近覆滅,而大本營再無力組織任何海上力量反擊,日本三萬多公里的海岸線完全暴露在美軍的炮口下。
二戰已接近尾聲,隨著德國投降,歐洲戰場已經進入了瓜分蛋糕的階段。
而在亞洲,為切斷日本本土與西南諸島、華夏、朝鮮之間的海上交通線,及早結束對日作戰,從六月沖繩島戰役結束開始,美軍就對日本本土實施了饑餓戰役。
日本是個島國,資源匱乏的問題一直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劍,橡膠、棉花、石油、進口需求達到了90%,而鐵礦,煤炭,糧食等資源大多都依賴從華夏、朝鮮等地的掠奪。
隨著軍事工業的擴大生產,戰略物資和工業原料的進口也大幅度增加,很多人覺得日本人對美國宣戰是腦子進水了,但只有他們自己清楚本國的戰爭潛力有多少,之所以敢去搞美國佬,完全是逼不得已而為之。
而對美宣戰掠奪東南亞也的確給日本人帶來了一定的緩解。
完全可以說,海上交通線是日本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因此美軍決定擊其要害,扼殺日本的生命線,削弱其經濟潛力和軍事工業的生產。
美軍沖動b29轟炸機二百多架次,在下關海峽外,還有瀨戶內海和東京、名古屋、神戶、大阪諸個港口外海布置了兩千多枚水雷,直到八月初,基本封鎖下關海峽和本州、九州地區,使日本全島陷入被封鎖狀態。
由于物資短缺,再加上美軍無休止的轟炸,僅有的糧食還要優先供給軍隊,本土島上的日本居民已經餓到快人吃人了,每天都有大量平民在饑餓中失去生命。
前不久日本軍方孤注一擲派出大和號艦隊,其主要目的就是想打破這一僵局,至少能恢復一些對東南亞的航線,使本土能夠喘口氣。
其實軍方高層很多人也知道,這一行動的成功率低到可怕,但不這樣做的話,那他們一點翻身的可能都沒有。
賭嘛,反正小日本就喜歡玩這套,反正去死的又不是他們高層,只要口號一喊,滿腔熱血,高喊天皇萬歲的士兵有的是。
甲午戰爭是這樣,日俄戰爭也是這樣,連偷襲珍珠港依舊如此,因為手里的牌不多,賭贏了皆大歡喜,輸了…這幫孫子壓根就沒考慮輸了該怎么辦。
或許有聰明的人想到了,可誰又敢說?誰又敢站出來反對?以下犯上的光榮傳統了解一下?僥幸心理加無腦狂熱的雙重加持下,反對的保守派人士都成了槍下冤魂。
可誰又能想到,這個賭徒似乎在前幾次就用光了運氣,現在這張牌桌上,他們已經拿不出籌碼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