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來到了八月,國際趨勢愈發嚴峻,由英美蘇中四國主導的波茨坦公告向日本發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日本接受無條件投降,否則將面臨迅速且徹底的毀滅。
公告內容是日本必須立即停止軍事抵抗,否則盟軍將徹底摧毀其軍事力量,剩下的軍隊必須完全解除武裝,海外的士兵立刻放下武器向周邊盟軍投降,然后遣返回國。
然后日本的主權將被限制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盟國指定的其他小島。其主權領土將由盟軍占領,直到達成公告目標。
窮兇極惡的日本自然沒有理會這近乎滅國的條約,雖然國內已有一部分人搖擺不定,就連他們的天皇也開始動搖,可架不住軍國主義政府從中作梗,依舊準備奉行一億玉碎計劃,他們完全沒意料到…一件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武器已悄然誕生。
各方勢力依舊著手做著最后的準備,破罐子破摔的日本人甚至讓平民百姓中的老弱婦孺也拿起武器,只要美軍敢登陸本土,必將迎來全體日本人最后的瘋狂抵抗。
遠在東南亞的日軍也開始向內收縮,從印尼、東馬來群島的一些軍事要塞中撤離了大量部隊,全面聚焦防守較為富裕的馬來西亞半島。
其實南方軍內部也并非鐵板一塊,一些頭腦清醒的軍官意識到這場戰爭的失敗已經是最終結局,對于上頭的命令也是消極面對。
更何況克拉地峽那邊數萬人的潰兵隊伍還生死未卜,軍隊中的士氣可想而知低到了什么程度,這讓一眾南方軍高級軍官天天愁得抓耳撓腮,卻想不出任何應對之策。
不過這倒是給了那些反抗組織極大的發展壯大的機會,像什么安定堂、星洲華僑會、馬來人民抵抗軍……東南亞各地大大小小起義隊伍像是雨后春筍般揭竿而起,他們早就受夠了日本人殘暴的統治,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這些抵抗組織中自然是南洋自救軍的勢力最大,原本準備前往馬來西亞整合各方勢力的余思凡,此時也因秘密任務留在了黑河。
而阿貴的能力略顯不足,能將自救軍內部搞定就已經很不錯了,沒有更多精力與時間去吞并那些各懷鬼胎的抵抗勢力,這也迫使廖銘禹不得不提前開啟登陸計劃。
……
就在波茨坦公告公布的第二天,仰光分基地造船廠的兩座船塢緩緩開閘,四艘“自由輪”運輸船與兩艘大型運兵船停靠在仰光貨運碼頭之上。
港口早在幾天前就完成了封鎖,嚴禁任何無關人員靠近,連在這片區域捕魚的漁民都被驅離。
這六艘艦船靜靜躺在海面上,雖然沒有大型軍艦那樣威武霸氣,但龐大的船身還是讓一眾官兵為之振奮。
上面的船員大部分由基地生化人組成,他們主要負責鍋爐房加壓倉等動力設備,只需要根據系統植入的相關知識進行操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