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余思凡來到馬來西亞時,已經是八月底…
他第一站來到裝甲師的駐地,與陳繼澤會面并傳達了鈞座的命令。
“這件事情……等二、三師到位了,我會安排人與你對接。”
陳繼澤頓了頓,接著坦言道:“但你知道,我們90軍的首要任務是接管馬來西亞,處理投降的日軍隊伍,所以我丑話說在前頭,如果兩項任務發生沖突,我還是會將重心放在部隊上,這點請余部長見諒。”
言下之意無外乎就是說現在人手不夠,等支援部隊到位后再說。幫忙可以,要是與部隊的任務沖突,那就愛莫能助了。
余思凡稍感意外,早就聽聞這位青年將軍像把利劍般剛直不阿,快人快語,不過這性格在軍隊里必將所向睥睨游刃有余,但在官場中可就容易受人中傷了。
“明白,陳軍長所言甚是,情報部不會什么事都麻煩你們,只要在特殊情況下給予些方便支持就行了。”
余思凡不準備繼續墨跡,他交代了一些近日的最新情報,便準備起身告辭。
陳繼澤當即安排了一個運輸排,駕車將余思凡和隨行的一眾情報人員送到了離駐地60公里外的南洋自救軍一縱駐地。
此刻裝甲師的三個團已經開始接手沙阿蘭包圍圈的防務,沙阿蘭與吉隆坡的幾萬日軍基本放棄了抵抗,丟下了外圍所有據點,只龜縮在城內惶惶度日。
不過日本人的態度很奇怪,既沒有反抗的意思,又不準備立刻投降,好像一時之間還接受不了他們那天皇陛下下發的“終戰詔書”
而阿貴在看到余思凡帶來的手信后,也將南洋自救軍的指揮權交給了出來,自救軍目前八個縱隊五萬多人,全部交由陳繼澤統一調遣。
“總指揮部命令如下……”
在南洋自救軍駐地一間營帳內,兩支軍隊的高層人員全都圍坐在桌前,由余思凡念讀鈞座下達的調令。
“即日起,南洋自救軍正式更名為南洋革命軍,90軍并入南洋革命軍編制。由方敬堯擔任總指揮,陳繼澤任副總指揮,兼90軍軍長,李長貴任參謀長,余思凡任軍需總長,兼情報行動處主任……
原自救軍八個縱隊打亂編制,前往檳城著手整編工作,現計劃成立五個整編師,師指揮部軍官名單如下……
革命軍101師,師長李四福,副師長李杰…
革命軍102師,師長張迷龍,副師長錢義忠…
103師,師長鄧寶,副師長馬大志…
104師,師長李連勝,副師長康火鐮…
105師,師長樊祥伍,副師長崔勇…”
一番任命下來,南洋革命軍師級指揮官基本都是川軍團的老兄弟,加上早期部署的基層軍官,這支部隊的忠誠度相當之高,可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給了那幫老幫老兄弟一個巨大的晉升機會。
不過像迷龍,要麻等人此時還在黑河軍事學院進修呢,現在還無法到任就職,而部隊整編事宜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弄得完,幾乎都是到年底才能完成的事情。所以這一切只是先敲定章程,眼下還是各隊伍照舊。
聽到此處的阿貴欲言又止,不過很快就壓制住內心的情緒,他知道這番安排基本上就相當于把手里的隊伍交出去了,自己也算徹底被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