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
廖銘禹合上了文件,仔細打量起這個所謂的軍官補充團。
只見他們雖然神情不一,但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征,那就是年輕,看面相基本都是二十五歲左右的年紀,和孟煩了差不多大。其中幾個還一臉崇拜地看著他。
“先報告你們的姓名軍銜和原有職務吧。”
廖銘禹擺擺手,示意讓他們一個個先報名,因為他剛剛可在名單上看到幾個人才,正想知道人群中具體是誰。
“是!陳繼澤,少校軍銜,黃埔10期學員,36年畢業后留學于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去年剛回國。報告完畢!”
陳繼澤再次立正答道,他昂首挺胸,臉上洋溢著自信地光芒。
名單上那個質量最高的軍官就是他嗎?在身份上還是自己的學弟,進入過號稱“南方西點”的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估計背后也有不小的關系,如果他有真材實學的話,還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很好,入列吧。下一個繼續。”
“報告廖團長!姓名李杰,四川滴。19年生人,原49師炮兵連中尉副連長,參加過武漢會戰。報告完畢!”
短小精壯的李杰立正敬禮,笑呵呵地向廖銘禹報告道。
“很好,下一個。”廖銘禹滿意的點點頭,還是技術型兵種,不錯。
“報告團長!洪木,原36師上尉連長,后轉入88師。參加過淞滬會戰,金陵保衛戰,武漢會戰。40年因傷在后方修養了近兩年,如今傷愈歸建,報告完畢!”
“嘩……”
眾人都驚呆了。
陳繼澤也驚訝地看著他,這個一路上不厭其煩地想和他聊天打屁的娃娃臉,居然經歷了這么多次戰斗。
“哦?你有過這么多次的戰斗經驗,為什么到現在還是個上尉連長?”
廖銘禹好奇地問道。按道理講有過如此豐富的作戰經驗,早就能升營級軍官了。
“呵呵,我沒念過軍校,只讀了幾年私塾。淞滬會戰的時候還是個上等兵,那么多次大戰,連排長都死光了,我是被長官火線提拔的。嗨…我也就是命賤,比那些弟兄運氣好一點,沒死成罷了。”
洪木灑脫地說道,雖然他故意裝作不在意的模樣,可那逐漸暗淡下來的眼神卻沒能逃過幾人的目光。
廖銘禹釋然,在如今的華夏軍隊體系里,像他這種沒上過軍校又沒有背景的小兵,就算是再有指揮才能,這個年紀能混上個連長已經算不錯了。
就好比孟煩了,參軍四五年,最終也不過是個副連長,還在看在他會識字的份上。
“洪木是吧,我記住你了。入列吧,36師是好樣的,我相信你也是好樣的!”
“是!”洪木大聲答道,眼神里充滿了對他的敬意。
廖銘禹點點頭。對他倒是十分滿意,要知道36師的兵可是出了名的剛啊。
他們是為數不多的德械師之一。在抗戰初期就一直活躍在最前線的戰場上。
富金山一役,整個36師一萬多名官兵打到最后僅剩下八九百號人,幾乎損失殆盡。雖傷亡慘重,但也打出了華夏軍隊的風采,書寫了德械師最后的榮光!
片刻后,廖銘禹也了解了這伙軍官的大致信息,其中有十幾個是軍校才畢業的,其他大部分都是來自各個部隊的年輕軍官,他們因為各種原因被調集于此。不過總體來說,都是不錯的基層軍官好苗子。
略微思考一番,他決定暫時不作人事安排,待后面考察一段時間再行決定。
“陳繼澤,你在他們中軍銜最高,他們就先由你管理,暫編為軍官教導隊,待我后面決定好了再給你們安排職務。聽明白了嗎?”
“是,團座,保證完成任務!”
廖銘禹把人事文件遞給了陳繼澤,繼續說道:“先進去吧,邢副營長會安排你們的住所。”
“廖團長,請問我們的任務安排呢?”余思凡面無表情,一臉平靜的對廖銘禹問道。
廖銘禹無奈地看向余思凡一伙人,有些糾結地對他說道:“戴局長應該也交代過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