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團長,這可有些難為我們了呀。”
……
兩波人你來我往掐了半天還是沒能達成共識,眼看差不多摸到虞嘯卿的底線,廖銘禹又把主意打在了醫院那邊。
聽陳繼澤說虞師三團的那位大胡子團長是29軍出身的,打仗頗為剛烈。如今受了重傷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這對于這個軍官,他倒有些意向,討價還價的同時把他也捎帶上了。
樊祥伍本來就不是出自他的嫡系,是上峰安排過來的軍官,眼下三團已名存實亡,就算以后重新組建也不會再啟用他。看在那批藥品的份上,虞嘯卿索性連同三團僅存都幾十號人一起打包給了廖銘禹。
最終虞嘯卿答應給20萬發子彈,大洋一萬塊以充軍資。槍是一支也不給,他得留著重建第三團。手榴彈倒是給了3000枚。外加三團團長樊祥伍和他警衛連剩下的30十多個西北軍漢子。其他的死活不肯松口。
這些物資廖銘禹也算能接受,槍支他倒看不上,反正等趙公明下一趟過來川軍團剩下兩個營也該換裝了,主要還是缺子彈,有了這20萬子彈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最后廖銘禹帶著川軍團戰士們回到了祭旗坡,他的事也挺多的。這一仗下來川軍團的編制也出現了空缺,不少事務都得重新安排。
傷亡最大的就是陳繼澤的三營。三營的裝備最差,拼刺刀和日軍的炮擊讓部隊減員非常嚴重,一千兩百多號人最后退出戰場的只剩下三分之一,幾乎打殘了編制。而警衛營和二營也都出現了部分死傷,一營的情況還算相對較好。整個川軍團總計傷亡了1100人左右。
與之相比虞師的情況更為慘烈,三團直接打沒了編制,其他兩個主力團損失亦是不少。整整損失了兩千多人。
阿譯的四營轉去400名新兵作為三營的補充,再從一營二營中各自抽調200老兵進入三營。而四營剩下的300多新兵則補充至出現空缺的一二營。這樣的安排能最大程度的保證部隊的戰斗力得到均衡。
等醫院的幾百傷員傷愈歸隊,川軍團三個主力營的編制也能恢復完整。不過倒是苦了阿譯,營長還沒當兩天就成了光桿司令。
接下來幾天里三方人馬都沒有太大的動作,特別是在西岸的日軍,老老實實的縮在南天門上繼續當他們的穿山甲。
這一仗誰也沒撈到好。將近三千人的傷亡外加十多門野戰炮被摧毀,士氣也是一落千丈,巨大的損失讓竹內連山幾近瘋狂。
沖動是魔鬼啊,竹內也算是個理智的人,他知道越是這種時候越要保持冷靜。這一次的冒險進攻已經說明了一切,對岸的華夏人遠比他想象中還要強。
趁著這段時間的平靜他讓部隊按原計劃行事,繼續掏空南天門的山體,讓他的堡壘和地下交通道連成一片。
炮兵陣地的損失給他提了個醒。他現在可是恨透了那支華夏人的小部隊,進而派出了不少巡邏隊沒日沒夜的游弋在南天門的周圍。甚至對南天門以西的幾個小鎮進行了大規模掃蕩,生活在這里的百姓被他們迫害得凄慘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