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龍文章美美的睡到了上午才爬起來。
他實在太累了,連續兩天的不眠不休,也就喝了點水吃幾口餅干,還要在周圍滿是敵人的環境下精神高度集中,能做到這樣全憑著那股意志力支撐著他。
起床后龍文章立即跑到團部與廖銘禹開始規劃突擊隊的成員名單,制定行動細節,說實話這件事情做起來可沒那么容易。
潛入日軍地道偷襲南天門樹堡,這看上去就是件九死一生的任務,就算成功進入樹堡還要面對日本人瘋狂的反擊。所以龍文章不可謂不謹慎。
為了計劃的保密性,廖銘禹將衛兵都調到院外,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進入。指揮部里只有昨天探討進攻的三個人,就連孟煩了阿譯等人也沒知會。
方敬堯為了避嫌,昨天就把阿貴打發走了,自己一個人同廖銘禹一起住在團部。
突擊隊人數暫定為200人,全部都是打過幾年仗的老兵,龍文章可不想被新兵蛋子的尸體堵住僅供一人爬行的甬道。
按照龍文章的設想200人分成兩個梯隊,第一梯隊趁大霧天悄悄靠近日軍的沿江陣地。
他們必須保持靜默,用刀子解決掉最近一條戰壕里的日本兵,通過甬道躍過日軍一防陣地進入二防范圍,再利用地圖上標注好的地道位置找到交通道的入口。
如果在這里被發現就只能原地展開防御,以半山石為基礎,據石為守,明火執仗,尋找合適位置炸開巖壁直接進入交通道。
而第二梯隊則待第一梯隊成功進入交通道后過江支援,跟隨第一梯隊的腳步向樹堡發起突襲。同時趁日軍大亂之際主力部隊立即發動總攻,強占日軍一防陣地。
突擊隊直掘而入,直取主堡然后死守。200老兵攜精良器械據尖要險石之地,既可反制正斜面二三防陣地,亦可壓制反斜面兩道防線,此乃決勝之地。
“我有個問題,按你說的甬道的大小只夠一個人爬行,萬一前面的尸體太多擋住了去路,后面的人該怎么辦?”方敬堯提出了一個疑問。
“炸藥!用炸藥炸開前方堵住的尸體!”龍文章的回答沒有絲毫猶豫。
這樣的答案顯然出乎方敬堯的意料,他不禁問到:“那么狹小的封閉空間,炸彈的沖擊波和彈片也會傷及后面的人,那樣的話尸體只會越來越多,而且你就不怕把甬道炸塌?”
“一防至二防的甬道并不是挖掘在地底,沿江附近全是火山石和硬膠土他們挖不動,日本人只是用汽油桶拼接半埋在地下而已。”
說到這里龍文章眼神慢慢變得深邃:“其實一兩具尸體并不影響爬行,就是稍微困難點。怕就怕人死多了堆在一起,所以如果真發生那種事情就得用炸的了。”
“至于誤傷的問題…排頭的那個士兵得用自己的身體擋住爆炸沖擊波,避免波及其他兄弟。”
這……
方敬堯默然不語,他實難想象這樣殘忍的方法真的會有士兵愿意做出犧牲嗎?
龍文章似乎看出了他的震驚,隨即意味深長的說道:“仗都打到這份上了,難道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其他士兵我不敢說,但突擊隊這200號人絕對可以做到這一點!”
聽到這話方敬堯看了看身邊的廖銘禹,想從他這里得到肯定的答案。
只見后者目光堅定已然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看來他們…必是有所依仗,這支部隊還真是不簡單啊,方敬堯心中想到。
“團座,計劃必須得到保密,我軍有多少次軍事行動都是敗于泄密。還有這些人要訓練,這是賭命…輸不起,咱們得搭出個場地讓200人拿汽油桶當家!”
廖銘禹明白他的意思,200人可不能盲目地往日軍的老鼠洞里鉆,那樣與送死無異。
……
行動計劃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廖銘禹先是從在警衛營挑選100個經驗豐富的老兵,再從要麻的一連和不辣的二連各自篩選了50個身手不凡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