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就里的阿譯也發現了兩道望過來的目光,對視之下彼此都有些許尷尬。
“呃…沒事,你繼續忙。”說完廖銘禹朝龍文章聳了聳肩,示意他不要大驚小怪。
龍文章摸著下巴思索著一些問題,其實就連他也沒發現,在團長的潛移默化下,身邊的人或多或少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對于官場這些爾虞我詐,廖銘禹說實話非常反感,但這就是當下這個年代的現狀。其實幫助虞嘯卿的同時也算是在幫助自己,獨木難行舟…也該給自己找點盟友了。
接下來的幾天里,廖銘禹先是從系統中再次兌換了大量的各類槍支彈藥和藥品物資。
畢竟上次大戰過后川軍團的彈藥個藥品都已消耗得七七八八,最重要的很多槍械也出現了損壞。而且補充部隊馬上也要到來,新武器必須得盡快就位。
前線打得爽后勤直罵娘,本身川軍團就沒有太多的裝備維護意識,都是被廖銘禹給慣的,打壞了直接換一點不心疼,這讓老麥和全民協助氣得上躥下跳,特別是全民協助面對成堆的壞槍他修都修不過來。
對于這個事情敬業的麥師傅多次找到廖團長反映,一直吐槽他手下的士兵是敗家子,一點不顧惜武器。其實廖銘禹也挺無奈,說來說去他也是被系統慣壞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武器這一塊他倒真沒怎么上心,本來美械裝備就比較嬌氣,雖說后勤有系統支持,可是一旦戰事膠著,新武器無法最快運送到前線時川軍團的弊端就會顯露無疑。
想到事情的嚴重性,廖銘禹果斷下達了命令組建一個臨時后勤武器維護連,讓老麥和全民協助教會他們槍械的認知和修理,然后在全團進行教學,一定要讓這些鐵憨憨能獨立完成對自己武器的日常維護和保養。
除了武器彈藥,他還兌換了不少吉普車和卡車,因為對于接下來的進攻作戰不得不考慮后勤運輸的問題。
以前處于守勢,部隊基本上不會有太大機動作戰,但在這次進攻南天門中也顯露出了一些問題。
他們的后勤運輸力還是太拉胯了,卡車不夠用物資的運送不能及時到位,十分影響作戰效率。而且以后他還想組建機械化裝甲步兵團,沒有強大的運輸能力想個毛裝甲部隊。
所以廖銘禹一咬牙兌換了30輛986型10輪重卡、20輛吉普車和大量的汽油,這一系列下來足足花了他五萬積分。
最后還給康丫帶了句話:兩個月之內必須培養出一百名能夠駕駛汽車的司機,否則就給老子滾去趕馬車。
這下可把康丫給急壞了,搖身一變直接成了川軍團“運輸駕校”的教練,天天玩命折騰輜重營的士兵瘋狂練車,還能怎么辦呢,團長死命令下來了不拼不行啊。
接下來的幾天里倒也沒多大事情,惠通橋的修復工程也在慢慢進行。
這原本是一座新式柔型鋼索大吊橋,由17根巨型德國鋼纜飛架而成,最大負重達到7噸,在沒有機械設備和相應技術的情況下,光靠川軍團這些士兵想要修橋簡直天方夜譚。
所以宋希濂壓根不奢望川軍團能修好這座橋,他已經把這個情況匯報了上去,作為連接滇緬公路的重要樞紐,惠通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它后面的重炮、卡車根本無法運輸到西岸,對于接下來的對日作戰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正因為惠通橋的特殊性高層不敢有絲毫馬虎,立刻派出一支造橋工程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往禪達。而川軍團的作用就是起到輔助和監督,從旁協助大橋的修復。
對于這些廖銘禹才懶得管,把所有的事物都交給了方敬堯和孟煩了這兩個高參,自己則與龍文章一頭扎進了橫瀾山上。
從龍文章偷襲日軍炮兵、到營救孟老爺子、再到偵查南天門和突襲山頂樹堡,這么多次的重要行動中都離不開小股精銳部隊的作用。
這幾次行動的成功也給了龍文章巨大的自信心,他深深的體會到一支裝備精良、作戰意識強大的小股精銳部隊的重要性。
作為特種部隊出身的廖銘禹還能看不出龍文章的心思?其實他也早就想組建屬于川軍團的自己的特種部隊了,這對以后的叢林作戰會有極大的幫助。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