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里,平靜的禪達又一次迎來了喧囂,川軍團的整編工作正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首先根據廖銘禹的意思,為了保證部隊最高戰斗力,將隊伍里年齡超過50歲或則未滿16的、手腳殘疾行動不便的全部挑出來,視情況把他們安排到了各個后勤部隊中。
同時還把那些不聽號令、天天偷奸耍滑的老兵油子給集中起來,安排邢福全對他們進行長達一個月的紀律訓練,教教他們什么叫規矩。
就這么一通篩選下來,整整三四千人被剔除出主力部隊,剩下的士兵以川軍團三個主力營為基礎進行擴編。
第1主力團,團長:龍文章,副團長:孟煩了。
要麻、不辣、迷龍、擔任其下三個營長。川軍團的骨干基本都在第1團,士兵也是由原一營加三營士兵組成,幾乎都是打過不少仗的老兵,戰斗力極為豐富。
第2主力團,團長:邢福全,副團長:樊祥伍。
兩人都是認真嚴謹之人,互相在一起也能默契配合,2團主要是由原二營戰士和部分暫7師士兵組成,按以老帶新的原則,盡快將隊伍磨合好。
第3主力團,團長:陳繼澤,副團長:洪木。
這倆老搭檔不用多說,在一起共事已經不少時間了。不過3團的主體是由新來那批士兵中挑選出來的老兵組成,中間夾雜著部分新兵。
這么長時間了陳繼澤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從他來川軍團開始手下的三營經歷了兩次新兵營的過渡,但經他親手訓練過后都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其練兵能力非常牛掰。
師屬炮兵團,團長:李連勝,副團長:時小毛。
原來的炮兵營在這倆哼哈二將的努力下本身就到達了一千兩百多人的規模。
如今炮營擴張,大批有實操技術的炮兵下放到各團營級,他倆身邊雖然給補齊了1500多人,但絕大多數都是啥也不會的生瓜蛋子,后面還得玩命操練。
兩個補充團按番號設為第4團和第5團。一個交給了阿譯,另一個給了當初從收容站一起走出來的大魁。
這兩個部隊同時也是工兵團,平時同樣得按工兵作戰要求訓練,以后在緬甸少不了鋪路搭橋的活,所以工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警衛營營長董刀,副營長則是張柳。
同時警衛營的士兵都是由各支部隊中打過兩年仗的老兵組成,而且是按以前加強營的編制來組建,武器裝備最好,戰斗力堪稱全師最強。
令人意外的是,財神爺趙公明的運輸團這次被劃到了榮譽第三師,連帶著那幾十輛卡車也一并留了下來。
加上川軍團輜重營原有的車輛,現在整個運輸團擁有200多輛各式卡車和100多輛吉普車,還有五六百匹騾馬。
因為數量龐大,廖銘禹將后勤運輸部隊分為兩個部分。
其一作為機械化運輸團,全部以卡車為主,針對重型單位和大批量物資的運輸。團長趙公明,副團長康丫。
其二將輜重營拆分到各團營連一級,以吉普車和騾馬作為基層單位的基本運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