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完畢,扣除500積分”
不錯不錯,這小子還真是為裝甲部隊而生的人才啊,后面坦克部隊的指揮官非他莫屬了。
……
從營地里出來后,廖銘禹就一直在想一件事情,眼下部隊雖然在火力配比上已經超過了日軍一個常規師團,但卻沒形成完全的碾壓之勢。
以往那些勝利幾乎都歸功于武器的優勢或則優秀的戰術上,但在單兵素質這一塊,除了龍文章的第一團,其他的與小鬼子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
如果展開部隊來一場針尖對麥芒的硬碰硬,估計到時候就算能取勝,各支部隊的損失也會比較大。
要是有一支完整的裝甲部隊作為尖刀,再配以靈活的戰術安排,日本人怕是只有挨揍的份。
就像那支史迪威手里的駐印軍,在反攻緬甸時面對日寇以兇悍著稱的“叢林戰之王”第18師團等精銳,卻一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甚至創造了1個營被上千日寇包圍42天后全身而退;1個團斃敵4000人的驕人戰績。小鬼子都驚呼:“華夏軍隊的戰斗力已今非昔比。”
歷史就是如此,同是反攻緬甸的兩支部隊,近20萬的滇西遠征軍在騰沖、龍陵、松山等地苦戰三個多月,有美軍300架飛機配合下仍然付出了3倍于敵的傷亡,最終才全殲盤踞在滇西的所有日軍。
而駐印軍光靠8萬多人就打得緬甸日軍主力找不到北,直到整個緬甸戰役結束,他們以傷亡1.8萬多人的代價,殲滅日軍高達4.8萬余人。
滇西遠征軍在反攻緬甸中卻傷亡近7萬人,最終才殲滅了2萬余人,戰損比接近4:1。
這里就不難看出人員、裝備、訓練、后勤…這些方面上兩支部隊的差距,所導致的戰績也是天壤之別。
廖銘禹之所以要走精兵路線也是因為如此,隊伍只有各方面都到達要求,才能對敵人形成碾壓之態,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
“對了系統大爺,我不是解鎖了pak37戰防炮嗎?可以把這款炮安置在Sdkfz251裝甲車上吧?”
“叮…是可以的,不過要提醒宿主的是,其兌換價格卻將會成倍增加,一門37戰防炮(反坦克炮)150積分,Sdkfz251裝甲車700積分,改裝費用450積分,所以…最終一臺加裝37mm火炮的裝甲車價格在1300點。”
“媽的,要這么貴?都快趕上兩輛的價格了!”系統的報價讓廖銘禹大吃一驚,改裝一下居然比原價貴這么多?
“叮…裝備改裝是根據性質來劃分價格的,比如Sdkfz251半履帶車如果只是加裝乘坐位頂部裝甲只需要100積分,若是需要加裝武器,改裝費則是該武器的3倍。
Sdkfz251可以加裝的武器很多,噴火器、20毫米機炮、37毫米火炮、75毫米反坦克炮等等,甚至可以在關鍵位置加強裝甲防護,該車輛可玩性非常高。”
“玩你妹!”
廖銘禹忍不住吐槽道,如今達到標準的就只有噴火器和37戰防炮,其他的武器都沒見著影。
特別是那個PAK40-75毫米46倍徑的反坦克炮,那可是在1500米外就能擊穿102毫米均質鋼裝甲的大殺器啊,如果Sdkfz251裝甲車有了它打小鬼子碉堡工事啥的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那個、如果單獨加裝先有車輛呢,可以嗎?”廖銘禹突然問道。
“叮…可以,只需要支付改裝和武器所需的積分點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