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范紹增也是一位奇人,原本屬于四川大軍閥楊森手下的一員大將,也是川軍中積極主張抗日的代表性人物。
他出身于川中一大戶人家,自幼不喜讀書,常到茶館聽說書,對江湖豪俠劫富濟貧心向往之。13歲入袍哥,終日在外游蕩,說白了就是一混社會的富二代
兒時為了逃避念書,經常在教書先生和父親面前裝瘋賣傻,范父氣不過便稱其為“哈兒”(四川話傻瓜的意思)因性格耿直火辣,灑脫直爽,成為將軍后又被人戲稱為“哈兒司令”
軍閥混戰時期川中也不太平,楊森企圖武力統一四川,遭到失敗后無奈下野,軍隊大部分都交給了范紹增,后者也緊跟著被劉湘改編,還被明升暗降架空了部隊。
抗日戰爭爆發后川軍接受整編出川抗日,范紹增因與劉湘不和主動請纓殺敵,只身趕到上海前線,時任第十一兵團副司令。而后上海淪陷,隨軍撤退到漢口。
次年劉湘、韓富渠等人密謀倒蔣,這家伙第一時間向光頭告了密,受到了光頭的信任與嘉獎,被委為八十八軍軍長,自募兵員抗日。
再次獲得兵權的范紹增很快在四川編成4個團,但武器破舊不堪,士兵更是良莠不齊。他便拿出半數以上的家當自籌裝備。還對官兵們說:過去打內戰,都是害老百姓。這回抵抗日本侵略,我就是傾家蕩產,拼命也要同你們一起,把日本人趕跑!
從39年出川到43年回重慶,范紹增轉戰江西、浙江、湖北多地,與日軍大大小小打了數十場戰斗,取得了諸多勝利,驍勇善戰的八十八軍也成了川軍中少有的常勝部隊。獲得過軍政部明令嘉獎及軍委會頒布的各級勛章、獎章數十枚,并升格為轄3個師的甲種軍。
尤其是在42年5月,范紹增率部在兩天之內擊斃日軍一中將,擊傷一少將。這兩位被范紹增打敗的將軍,分別是日軍第十五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和日軍四十旅團長河野少將。
在這兩次對日軍的挫敗中,酒井直次的死絕對是值得華夏人民慶幸的一件事,因為他就是那個積極推行“三光”政策,侮辱婦女、無惡不作的日本軍官。他的死在日軍中也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在于,他是日軍陸軍歷史上第一個在職陣亡的師團長。
然而國軍內部派系林立,八十八軍的戰斗力和范紹增的戰功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不久之后老蔣也采用明升暗降的手腕,將范紹增調離八十八軍,而只給了他一個“中看不中用”的第十集團軍副總司令頭銜。
明明立下大功,卻被調離自己一手帶起的隊伍,這件事也讓范紹增心里十分寒心,脾氣火爆莽撞的他一氣之下撂攤子不干了,于43年年初回到重慶,一直閑賦至今。
常言道吃一塹,長一智,這個袍哥出身的老江湖回重慶后也沒閑著,深知官場規矩后的他開始左右逢源交友甚廣,積極參與權貴之間的應酬,與何部長、戴局長、顧長官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
這次新編88軍軍長的任命人選落到他頭上時,兩撥人出奇地停止了爭討,反倒表示元首大人“英明”。
就這樣,范紹增帶著委任狀美滋滋地踏上了去往滇西的道路,而身在南坎的廖銘禹還不知道元首已經為他已經空降了一個頂頭上司……